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析高招名额分配中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制度应对

  
  综上,高校招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核心成因似乎可以归结为高校对地方政府投入的利益回报不均衡,或曰当前的利益回报机制不足以满足地方政府对于本地高校投入的收益预期。那么,当前高校对所在地的利益回报机制有哪些?其中又存在何种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均衡呢?

  
  四、当前高校对所在地的利益回报机制及分析

  
  前文已经指出,出于种种原因,高校需要对其所在地政府的各方面支持进行回报,以谋求更多的扶助。那么,这种回报是否一定要以扩大本地招生名额的方式实现?除了扩大本地招生名额,还有什么其他方式的回报机制?这些回报机制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各高校对所在地的主要回报机制

  
  这里将从一个宏观一点的视角进行切入,因为并不是所有高校对本地区所作的贡献都能够视为一种主观能动的回报,但是此处将不作细究。此外,对于本文所讨论的核心——高校为当地生源提供大量招生计划的问题,此处也不作涉及。

  
  首先,人才支持。从大多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进入了学校所在地的就业市场。这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其一,大多数部属高校所在地都是经济发达或较发达的大城市,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其二,部属高校大多为全国重点大学,相对于其所在地的省属大学而言,在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在这使得部属高校的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难度相对降低。其三,部属高校中的本地户籍毕业生由于家庭就在当地,且对本地的各方面都较为熟悉,因此有留在当地就业的倾向;而外地生源毕业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当初是为了能够在学校所在地就业而考入母校的,因此毕业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在当地就业。以浙江大学为例,2001年至2006年,浙大本科毕业生中有近60%选择留在当地,而研究生的留浙比例也与此相仿。又如,至2003年7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3665名,其中仅留在威海市的毕业生就有2397名,这还不包括到山东省内其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10]可见,高校对所其在地的人才支持力度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智力支持。在社会各方面均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的今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早已被客观事实反复证明。各地政府也甚解个中价值,于是纷纷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的链式合作,最大可能的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力。由于坐处本地,对当地情况较为了解,且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交通通讯支出,因此即使本地高校在该项目涉及的学科领域并非最优,也往往能吸引到当地政府抛来的橄榄枝。随着大量横向委托课题协议的达成,学校获得了专业研究的资金支持,而当地政府获得了亟需的技术成果,可谓双赢的结果。高校对本地科技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也可见一斑。

  
  最后,经济支持。这里的经济支持并非是指高校为当地政府直接创收,而是指高校的存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比较直观的现象是,高校学生的直接消费对于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各大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这种拉动作用体现的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曾在1992年对118个部门投人产出表和1997年124个部门投人产出表的基础上,将其中的教育部门分解成高等教育部门和非高等教育部门。使用分解后的投人产出表可对高等教育部门的投资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总规模及其影响力进行分析。以1997年为例,高等教育部门产出乘数为2.26,即高等教育需求增加l亿元,国民经济规模将扩大2.26亿元,影响力系数为0.55。[11]因此,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在各大高校周围往往形成了功能齐备、行业齐全的小商业圈,从餐饮、娱乐到宾馆、超市甚至房地产,近年来在各地兴起的“大学城”就是典型写照。可见,高校对其周边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更是难以统计。难怪有学者通过计算后得出结论,20年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对威海市当地经济的拉动至少在12亿元以上。[12]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