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贿赂犯罪中的作证问题研究

  

  在惩处贿赂犯罪中立法建立强制作证与刑事免责制度,无疑是赋予检察机关侦破贿赂犯罪的有力武器,可以有效降低隐形的贿赂犯罪的比例,更有力打击受贿行为,同时兼顾人权保障。总之,建立强制作证与刑事免责制度,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制度涉及许多重要的法律问题,应当慎重对待。


【作者简介】
黄维智,男,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法学博士。
【注释】吴明磊.对受贿案件办案难的法律思考.人民检察,2002,(4):10.
龙宗智.严处行贿与“网开一面”.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162.
武功.日本的贿赂犯罪及其预防.中国刑事法杂志,(38):90.
王洪宇.贿赂犯罪的证据特点及证据适用规则.人民检察,2000,(9):16.
王世海.美国的贿赂罪——实体法与程序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BrownV.Walker,161v.s.591(1896).
Kastigar.V.UnitedStates,406v.s.477(1972).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173.
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李伟.英国刑事证据法评介.何家弘.证据学论坛(第二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540.
齐树洁.英国证据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288.
张健.“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检察日报,2002-01-11(3).
房保国.证人作证豁免权探析.法律科学,2001,(4):116.
唐风.国外证人权利保障权论坛.人民检察,1999,(3):61.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