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环境权的保护
杨冬香
【摘要】目前,农村地区的环境正在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城市工业污染、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等现象接连发生。直到现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发展得更加严重,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严重损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一直以来农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因此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良好环境的享有和生态利益的分配上也处于劣势地位,也使得农民环境权被大大削弱。本文在分析了农民环境权和目前农民环境权的现状后对我国的农民环境权的完善又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加强农民的环境权和实现环境正义。
【关键词】农民环境权;意义;现状;救济
【全文】
一、农民环境权与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意义
(一)农民环境权
1.农民环境权的涵义
环境权作为一种法律权利,是随着世界性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运动而产生的。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条就庄严宣告:“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这表明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为世界所瞩目。由此许许多多的国家也以立法的形式表示了对环境权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环境权是公民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首先它要求人们保护环境,要求任何主体在发展经济和从事其他活动时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其次才是人们在这一不被污染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然而,在制度上和现实中的种种现象表明,一方面自然环境承载着中国亿万农民的衣食之源,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中的弱势地位,环境权屡遭侵蚀,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甚至生存。有人说中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来的,但毕竟,环境破坏了,城市是发展了,广大的城市人民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一定的利益成果,而很多的农村,工业没有发展,环境却仍然被无情破坏和污染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城市的环境污染转嫁到农村。广大农民的环境权受到了直接侵害。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在倡导和谐社会的历史强音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环境权更是显得举足轻重。
农民环境权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权利。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其他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致使广大农民包括环境权利在内的诸多权利被侵蚀。又因为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可以说农民环境权的享有状况反映了全国环境保护的水平。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研究和探讨农民环境权的保护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关于环境权的涵义,蔡守秋老师认为,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一般认为,环境权的经典定义是《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的宣告:“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我们所说到的农民环境权,突出的是将农民作为环境权的主体进行重点考察。因为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环境权的享有状况反映了全国环境保护的水平。一般来说农民环境权是指:农民享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并当其环境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济的权利。
2.农民环境权的内容
环境权的内容目前也是存在分歧的,其中吕忠梅教授在《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一书中指出环境权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和环境侵害请求权。我个人比较赞同吕忠梅老师的这一观点。环境权应分为实体性环境权和程序性环境权两大分支,后者是前者的重要保障。程序性环境权的提出丰富了环境权理论,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大力倡导,各国立法大都作了相应规定。一般认为农民环境权包括实体性环境权利即环境资源使用权和程序性环境权利即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侵害请求权(或环境诉权)。农民环境资源使用权指农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主要包括日照权、安宁权、土地使用开发权、山林使用开发权、水体使用开发权、清洁空气权等。农民环境知情权,是农民对与其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农民参与当地政府乃至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农民环境参与权是指农民参与环境有关环境决策过程的权利。农民环境参与权具体包括:对有关具体活动决策的参与、对与环境有关的政府决策的参与和对环境立法的参与等。农民环境侵害请求权(或环境诉权)是指当存在环境侵害的潜在威胁或发生环境侵害并造成损害时,受害人(农民)或其他相关人员的请求国家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