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文中的如下细节:
1、“孙先生因为大胆地说过这句话而坐牢七年”。这就是中国曾经的学术环境。现在呢?
2、“艾师提出我前所未闻的观点”。这就是美国曾经的高等教育。
3、“这篇巴赛尔认为是数十年一见的重要经济文献,写得太深,付出不被行内一般重视的代价。”这就是美国曾经的学术环境。
4、“我对自己的影响力漠不关心”。这就是张五常曾经的心态。但与“天下间不会找到第二个书籍被盗版而比我更高兴的人。我说过,不怕你骂,只怕你不读”和“多多少少有点沾沾自喜”相矛盾。恐怕是口是心非吧?
在社会科学领域,只有大实践、大阅历、大感受,才会有大成就、大创见、大思想。
人的感悟力的确是不同的。你欣赏朱苏力,而很可能就会有人不以为然。感悟中至少包括理解和认同。对同一对象,“居然”就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科学的本质是——求真!绝对的真可能并不存在,但至少存在更接近真的状态。也许,有的人天生就对真特别敏感吧?
坐而论道,并非浪费时间。思维是在运用与碰撞中得以发展的。也许,只有精神世界才是我的家园。
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大可不必拘泥于礼节——每信必复,为情所累。
如果有共同关心的话题,就交流吧!非常感谢你提供的文章!
左 明
2008.1.11.
CHYZH贤弟:
你好!
眼界决定境界。鉴赏力不一定输给原创力。有的时候,会说的倒不如会听的。
当一部作品是我所无法企及(不包括根本不能理解)的时候,除了击节叫好,就只能是保持沉默了。
推荐不敢当,那就汇报一下吧。
先说好书吧。大约十年前,我个人比较推崇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丛书(为此,我不辞劳苦,踏破铁鞋,几乎将全套收集齐全。据该馆工作人员说,我的收藏比馆藏还要全。)。至今,丛书的崇高地位在我心中丝毫没有动摇。但是,遍览该套丛书的宏愿却发生了改变。开始不断追问自己:阅读经典名著的目的?1、开阔视野。那么:多么开阔才算是真的开阔?有没有一个确切的量的指标?如果是多多益善,则没有穷尽,该套丛书又显得过于狭窄了;2、学习结论。争取从知晓到烂熟于心。先抛开“得出具体结论的时空条件”和“适用具体结论的时空条件”这样重要的因素不谈,仅学习目的便可怀疑。在众多经典的背后是更加众多的具体结论,学习是必要的,关键是要不要一网打尽?试举一例:以魔术表演为职业的魔术师,肯定要学习过往的经典魔术。要不要无休止呢?更关键的问题:是重复前人的魔术(观众一看,又是老一套,真没劲),还是自我创新?如果是推陈出新,对前人成果的积累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积累的数量或质量与创新的数量或质量并不存在持续不断的正相关关系。正所谓:边际效益递减。对某种本质类似的众多事物的学习,是有着量的限制的(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我们并不期望成为经典记忆大全,更不会以重复经典为己任。要想成为棋坛高手,除了必要的对前人棋谱的学习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大量的实战。要想达到棋艺的巅峰,不是头脑中所记忆的棋谱的数量的多寡所决定的,而是一个奇异的大脑对棋艺的特殊理解所成就的。
量的积累的边界何在?一个参考答案:一本经典上手之后,呼吸不再急促,心潮不再澎湃。
关于阅读的最低的抽象标准:1、时间。作品问世五十年以上。新兴领域除外;2、空间。中国大陆之外(仅指1949年之后)。中国特有除外。“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丛书均符合上述两项标准。于是,时空错位成为必然。“倒时差”成为读者的另一项基本功。
至于“好人”,还是从作品中去认识吧。
看来,你目前的气势正盛,大有席卷天下之势。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