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认为,只要符合上述两个要件的财产,均可作为农村担保物。
【作者简介】
高圣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周小川,2008:《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载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在我国,担保物包括了抵押财产、质押财产和留置财产,其中留置财产仅在留置权这种法定担保物权中才可能出现,在农村信贷实践中不可能有留置财产,因此,本文未将其纳入考察范围。
高圣平,2008:《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不过,这一区分标准在权利抵押权和权利质权之间会失去意义。这两者之间不是以公示方法而是以标的物的性质作为区分标准的,前者以不动产用益物权为标的,而后者以除所有权和不动产用益物权之外的财产权利为标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小川,2008:《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载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胡康生等,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
刘萍,2007:《应收账款担保与<
物权法>》,《金融纵横》第1期。
该条所称“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其实存在语病。依其文义,似乎是“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土地使用权属于集体所有时才不能作为抵押财产,属于农村村民享有时则不在禁止抵押之列。但从该条的立法原意来看,实际上是禁止“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之上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财产,而不仅限于集体所有时。这里,《
物权法》上使用了“土地使用权”一语,涵盖了对“耕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宅基地”的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对“自留地、自留山等”的(性质不明的)土地使用权。
刘守英,2008:《“农地入市”突破城乡分治》,
http://www.caijing.com.cn/2008-10-27/110023376.html。
徐绍史,2008:《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载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胡康生等, 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
陈小君,2008:《宅基地使用权》,载王利明主编:《物权法名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蒋省三,2008:《农村制度改革正当其时》,
http://www.caijing.com.cn/2008-10-27/110023650.html.
王利明,2007:《物权法研究》(修订本?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小君,2008:《宅基地使用权》,载王利明主编:《物权法名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绍史,2008:《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载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蒋省三,2008:《农村制度改革正当其时》,
http://www.caijing.com.cn/2008-10-27/110023650.html盛州,2008:《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载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杨明刚,2005:《允许农村宅基地有限流转利大于弊》,《检察日报》2005年7月26日。
张红,2007:《宅基地使用权》,载徐涤宇:《
物权法热点问题讲座》,中国法制出版社。
梅夏英、高圣平,2007:《
物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范晓杰,2000:《农村私有房屋可以抵押》,《人民法院报》2000年11月11日。
孙毅、申建平,2007:《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中国法制出版社。
邹海林、常敏,1998:《债权担保的方式和应用》,法律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995:《制定中国
物权法的基本思路》,《法学研究》第3期。
本刊县域经济观察员,2008:《农村住房抵押三地试验》,《领导决策信息》第19期。
高圣平,2001:《
担保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后一规定仅仅涉及浮动抵押,在固定抵押的情形,未来取得的财产是否可以作为担保物,《
物权法》上并不明确。不过,在解释上,农村村民将来取得的财产应当属于《
物权法》第
180条第1款第7项所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应当允许抵押。
Heywood Fleisig,1996, Secured Transactions:The Power of Collateral,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June 1996).
王泽鉴,1994:《动产担保制度与经济发展》,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
高圣平,2008:《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顾昂然,1995:《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草案)〉的说明》,载孙礼海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释义》,法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