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来看,我国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婚约无法律拘束力。自我国1950年《
婚姻法》,1980年《
婚姻法》以及历次《
婚姻登记条例》中均未规定婚约制度。有关婚约效力的四个法律文件,提及婚约效力的有三: (1) 1950年 6月 26日原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在《有关
婚姻法施行的若干问题与解答 》中指出:“订婚不是结婚的必要手续。任何包办强迫的订婚 ,一律无效。男女自愿订婚者 ,听其订婚 ……一方自愿取消订婚者 ,得通知对方取消之 ”。 (2) 1953年 3月 19日原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在《有关婚姻问题的解答 》中重申:“订婚不是结婚的必要手续 ,男女自愿订婚者 ,听其订婚 ,但别人不得强迫包办 ”。 (3) 1979年 2月 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 》规定“现役军人的婚约关系 ,应予保护 ”。由于
婚姻法及其解释和
民法通则及其解释规定均未规定婚约 ,所以上述三个文件仍得参照执行。从上面三个文件当中实在无以推知,婚约没有法律拘束力。所以说法律对于婚约是没有特别的规定,因此当事人得基于法律规定自行约定。
既然法律对婚约没有明文禁止,而且订立婚约也不违背公序良俗,所以订婚应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间。由法律行为理论可知婚约应属于一种身份性双方法律行为。我国《
民法通则》第
54条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定义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传统民法中对法律行为一般定义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核心性构成要素的旨在追求私法上效果的意表行为。无论是《
民法通则》的规定入手,还是从传统民法的定义来看,婚约都应该是一法律行为。其和道德上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追求的是缔结婚姻这一具有私法意义的效果。一方面婚约是一法律行为,另一方面法律对其却又没有更为明确的规定。就法律行为制度而言,只是原则的规定法律行为具有法律的拘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来对于一双方法律行为若被违反,其民事责任为何,应由规范双方法律行为的契约制度来调整。而我国婚姻法和
合同法对此均未过问。所以,我们仍然应该从《
民法通则》中去寻找相关的法律依据,来弥补
婚姻法和
合同法所存在的漏洞。我国《
民法通则》第
10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知,虽然《
合同法》和《
婚姻法》没有规定婚约制度,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违反了婚约属于违反了合同以外的其他义务,行为人仍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所以说,婚约为一种不完全之债,虽没有可诉请履行性,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学者们认为婚约的法律拘束力,还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婚约当事人之间还互负贞操义务,婚约解除之前,不得再和第三人缔结婚约及婚姻。[5]2、婚约当事人还成就诉讼法上的回避原因,未婚夫妻之间还可以拒绝为与对方有厉害关系的证言。[6]3、婚约解除后基于婚约关系而知悉的对方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得不当利用或披露的义务也被认为是一项由婚约所生之后合同义务。[7]虽然婚约双方当事人都享有法定的任意解除权,但是法定任意解除权的行使不排除无正当理由解除婚约的损害赔偿责任。即使是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入手,也不能否认无正当理由解除婚约损害赔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