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请愿制度的若干思考
汪地彻
【全文】
请愿权是人民就国家的政治措施或对个人的权利、利益之维护,向国家有关机构表达意愿,请求国家有关机构受理并作出答复的权利。它不仅意味着公民有资格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且意味着政府有义务受理和答复。作为一项古老的权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
宪法予以了规定,同时对请愿的方式、请愿书的提出、处理程序等事项予以了制度化的规定。而在我国,由于请愿权在规范层面的缺失,使得相应的请愿制度没有建立。随着中国人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如何构建符合请愿权保障要求的现代请愿制度迫在眉睫。笔者试图从分析现有的与请愿权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入手,提出构建我国请愿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请愿权的立法规定及其不足
建国前,“请愿权”被民国时期的历部
宪法所确认。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现 “请愿权”概念在立法上全面缺失的状况。1954年
宪法仅在第
97条中规定:“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控告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没有使用“请愿权”的概念。1975年和1978年
宪法也没有明确规定“请愿权”。1982年
宪法虽然没有明确 “请愿权”的概念,第
41条第1款规定公民有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该项权利可以视为是请愿权的核心内容。根据条文理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应为立法、行政、司法等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它们的各项工作及行为等均可以成为批评和建议的对象。至于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的方式,当然应该理解为包括个人提出批评和建议(个人请愿)以及若干人联合提出批评和建议(大众请愿)。由于批评权和建议权构成请愿权的核心内容,可以认为1982年
宪法在实质上是确认请愿权的。至于批评权和建议权的保障机制则在
宪法和相关的
宪法性法律中没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