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地说,学问也不过如此。学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怎么处世怎么做人,里面也有大学问。网络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固然也会有糟粕。上网的人也难免有从事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者;网上的东西也不见得全是好货,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乱七八糟。这谁都应当承认,也是基本的生活常识。但是,作为信息交流、文化传播、人际交际的现代载体,网络的消极作用或者不当影响毕竟不占主流,何况在网络面前还有一个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的行为选择问题。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普及程度越来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活生生的现实,根本无需多加罗嗦。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满足了无数用户发表言论、表达思想的需要。网络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智慧、信息和思想,其他媒介根本就无法比拟,当其他媒介尤其是高贵的学术刊物对“符号作品”和“格式作品”顶级崇拜、对草根文化和百姓文化嗤之一鼻的时候,网络媒介却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最平凡人的最平凡作品,播撒着平民大众的最朴实最真挚的智慧。此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网络咬牙切齿、怀恨在心?还有什么理由拿自己的愚蠢和偏执来污蔑网络的无辜?还有什么理由昂起高傲的头颅对网络作品的学问性千篇一律地残忍屠杀?!
也许“歪风”鼓吹者对学问设计了理论性要求,而网络作品欠缺理论性,随意性太强,因而鼓噪网上无学问。前文我已经提到,学问时时处处有,不要以为学问就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不可否认,学问的研究对象、研究形式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地盘不同,对学问的形式要求也不尽相同,有些学问必须有严格的理论性要求,但并非所有的学问都必须以理论的面目向世人展示,一朵闪烁思想光芒的火花、一句来自直观感受的俗话,都洋溢着或深或浅的学问。把学问等同于理论或者对学问提出理论性要求,依然是企图将学问划分出森严的等级,自立门户,排斥异己。另一方面,鼓噪网络作品欠缺理论性,也是基于排挤他人的不良动机。同样不可否认,相比那些特别强调规范性的学术期刊,相比那些特别强调主旋律的报纸杂志,网络媒介的自由空间更大一些,对作品形式的要求更松一些,但由此而来对所有的网络作品都贴上“随意性”的标签,直接否认有理论性的网络作品存在,显然是应了那句“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歇后语。先不必说网上已经和正在发表大量的理论作品,更不必说已经有不少以理论研究或者学术批评为主旨的专门网站,即便假设所有的网络作品都没有理论性,但学问毕竟不只是理论,真正能够创造出一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的学问人,又占学问人群的多大比例呢?只要是信息和智慧的展示,就有资格成为学问。学问不是卑躬屈膝向谁家讨来的施舍品,也不是只有腰缠万贯、富丽堂皇才能买来的奢侈品,学问只不过是自我智慧的最为单纯的展示,说到底它就是自己的“那点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