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越少越是精品?——学问评价“歪风”之一

  
  这股歪风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一旦发现谁写得多了,就开始冷嘲热讽、阴阳怪气,仿佛高产学者或者高产作家做了什么错事似的。我以为,之所以有这股歪风邪气,学问的自私性只是一个原因,学问的阳萎性或许更是真实的心灵源泉。完全可以想象,那些半天憋不出一个字甚至连一个部首、偏旁也比划不出来的人,用我们山东话说就是那些“三脚拍不出一个屁来”的人;那些整天为了勉强完成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而绞尽脑汁的人;那些依靠复制粘贴、拼凑组合炮制格式化文章的人,甚至那些在背后偷偷摸摸花钱买文章、花钱发文章的人,是不可能对创作有着极高兴趣和坚实能力的。眼看着别人靠辛勤的劳动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就开始琢磨着如何传播自己的那套大理论和空思想、如何有效地开展讽刺与耻笑活动、如何用最具蛊惑力的言语甚至自以为是的“观点”将别人的劳动成果贬损成一文不值。我不禁纳闷:既然有这些闲心闲脑挖苦别人,为何不静心下来再多看看书、多练练笔争取弄出一篇属于自己的东西来?

  
  假如真要叫这些人写出一篇文章,与其所批评的“垃圾群体”公平、公正、公开地到学校的操场上“单挑”一下,或许他们宁愿选择被打死也不愿意去做庸人自扰的比试。这让我想起了足球比赛中的部分观众,只知道评头论足的叫骂“臭球”、“臭脚”、“臭水平”,但真要叫他们也到场上踢一脚看看谁更臭,或许他们也同样宁愿选择被活活打死。事实上,谁都知道人人都有言论自由,包括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自由,谁都知道评价者未必是好的执行者,谁都知道在学术市场上堆放着不少质次品劣的所谓“成果”,但一个严肃而又理性的评价者却不应怀有偏见地认定作品数量多少与质量高低一定成负相关。作品之学问价值的真正评价标准只有两个:创造力和影响力。它与学问成果的数量和规模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说写得越多学问越深刻,也不能说写得越少学问越深刻。当然,更不能接受的歪风是:只看书不写作是深刻,看的书越多越深刻。

  
  真要较真起来,阅读行为也有水平高低之评价,与阅读数量和阅读时间并不必然成正比例关系。整天伏案读书者,未必就是高人;整天炫耀自己读书、读的什么书、读了多少书者,也未必就是高人。判断学问高低的关键,不是看评价对象读了多少书,更不是看评价对象买了多少书、借了多少书或者书架上摆了多少书,而是看评价对象从阅读这一行为中思考了什么、传播了什么。思考与传播的质量要看评价对象思考和传播的是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单纯地对他人著述与思想进行炫耀性介绍,甚至在没有读懂的情况下进行歪曲介绍,这不能算作真正的学问,更不能被评价为学问高深。我以为,这都是为学评价中的基本常识,但偏偏就是有这么一撮人,明明比谁都懂得这些基本常识,但就是装疯卖傻,一定要只拿阅读说事,对学问行为的其他三个要素(观察、思考与表达)避而不谈,还贬低那些表达频繁、成果迭出的人。人家真心投入智力写出一篇珍爱如亲儿的学术论文,这帮人连看都没看过就张口一个“抄袭”、闭口一个“炮制”地挖苦了起来;人家辛辛苦苦写出一本厚书,这帮人连看都没看过就张口一个“垃圾”、闭口一个“砖头”地讽刺了起来。我又不禁纳闷:难道人的嫉妒心理和不厚道心理就这么随随便便开闸放水吗?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