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少越是精品?——学问评价“歪风”之一
李绍章
【全文】
【土生阿耿 按】杜甫有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意为保持贞节、守住正气则清,而改变贞节、丧失正气则浊。清则清,浊则浊,清浊分明之人,倒也利索。受不了的是,明明是一肚子浑浊,却偏要装出满嘴的清澈。这就是自命清高了。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就恰有这么一伙人,摆出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大有出手不凡的架式,仿佛老子天下第一。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他们对“学问”的随口评价。
真正的学问评价,本是一种严肃行为。这不仅因为单纯的“学问”本身作为智力产物需要正确对待,还因为智力成果一旦与单纯的智力主体发生联结,就是一笔人格化了的值得尊敬的庄重财富。评价学问之高低深浅,往往触及学人之尊严,它与学人之脸皮厚薄、自尊心之强弱没有太大关联。即便是颜面硬如百矛不穿的厚盾,也会对那些消极评价产生或多或少的“烫觉”。许多人面对批评,大言不惭地说什么“无所谓”、“随便怎么说”。我倒觉得,之所以反应这么机敏,那不是因为没有烫觉,相反那正是烫觉发生作用的结果。假如真没有烫觉,就不会迫不及待地作出“无所谓”的宣示了。因而在学问评价上,必须有严肃认真的厚道态度,不可有嬉皮笑脸的卑劣戏言,除非确有纯粹的人际交际娱乐需要。凭借武断的感性认识进行随口评价,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严肃。
这些闲言碎语,颇有蛊惑力。“蛊惑力”非常可怕,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旧时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其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可用来毒害人。学界充斥着的那些自命不凡的指指点点者,就好比是这害人的“蛊”,在学问的民间评价中扮演着吹歪风、散邪气的恶毒角色,不失时机的蛊惑着他们眼中的傻傻听众。盘点一下,这些歪风邪气大概有十股之多。从今天起,土生阿耿法律博客将陆续推出由我本人撰写的十篇系列评论文章,就学问评价中形形色色的强劲“歪风”逐一评点,欢迎各位读者予以关注并批评指正。
歪风之一:越少越是精品?
学问的过程诚然是一个智力活动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真正的学问必须有产出,没有产出的学问缺乏表见证实,只能归为掩耳盗铃。学问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尤其在现当代学问环境里,没有任何产出的学问,是自给自足的封闭修炼,对社会来说毫无效力和效益可言。如果一个人只是看书而不去思考不去写作,即便达至万卷万卷万万卷,充其量也只能算作学问自私鬼。其实,单是学问自私,较起真来,那也属于生活自由,并无多大可责怪之处。问题恰恰在于,为数不少的学问自私鬼,将自己不写作的学问方式或者学问现状,强行推广出去,并到处鼓噪:写得越多越是垃圾,写得越多学问越是浅薄,或者干脆贬斥为没有学问。这一可笑逻辑的反向推论似乎是:写得越少越是精品、学问越是高深。不仅如此,还一本正经地自我感觉“很有思想”的样子,到处散播一种颇有认可度和支持率的“写文章要讲究精品而不能制造垃圾”的大理论、空思想。天哪,同样是智商差不了多少的中国公民,还有谁愚蠢至不知“写文章要讲究精品而不能制造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