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略论侵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

  

  一、在诸多类型的侵权请求权中,损害赔偿请求权适用范围广泛,居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依学界通说,包括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在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属于债权请求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确认,债权请求权以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为原则,以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为例外。学界对于损害赔偿请求权若长期不行使会产生不特定第三人的信赖利益,因此有保护不特定第三人信赖利益的必要存有共识,对损害赔偿请求权一般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并无争议。


  

  但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侵权请求权属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中恢复原状请求权的具体存在形式,应当归为债权请求权的范畴,它们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民法学界尚存争议。有学者主张,这些类型的侵权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2]考虑到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是维护不特定第三人与义务人财产状况有关的信赖利益,惟有存在保护不特定第三人此种信赖利益的必要时,方有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问题,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请求权以恢复受害人人格上的利益为目标,即使请求权人未在一定期限内行使相应类型的请求权,也不会让不特定第三人对加害人的财产状况产生任何错误认识,不存在保护不特定第三人信赖利益的问题,因此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即使属于债权请求权,也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审判实践中,应将这些类型的债权请求权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四项“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来对待。[3]


  

  二、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以及消除危险请求权应否适用诉讼时效,学界也存有争议。


  

  在传统民法上,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通常仅限于损害赔偿,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以及消除危险并非侵权责任承担方式,而是物权请求权的具体类型。我国现行民事立法用侵权责任制度取代传统民法上的物权请求权制度,扩张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以及消除危险请求权的适用范围,使得它们可以对物权以外的其他绝对权如知识产权和人格权、对绝对权以外的相对权以及民事权利之外的民事利益一并发挥救济功能,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三种类型请求权的法律性质,它们仍然属于不同于债权请求权的独立类型请求权。笔者认为,从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出发来分析,这三种类型的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原因在于,这三种类型侵权请求权都是指向现实存在的妨害和危险,这种现实存在的妨害和危险一般就排除了向不特定第三人呈现此类请求权不存在状态的可能,不特定第三人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侵权请求权不存在的信赖,因此不存在保护不特定第三人信赖利益的问题,诉讼时效制度的核心功能对于这些类型的请求权也就不存在适用的可能性。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