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晓东,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本文为《现代司法理念研究》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编号为:06AaFX0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1]【美】乌戈·马太:《比较法律经济学》,沈宗灵译,张建伟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6。
[2] 帕累托最优,就是如果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如果不存在另外一种可以选择的状态,使得没有任何人的处境变坏,而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就是说除非有人受到损害,就不可能有任何人的处境得到改善。通俗的说法就是,除非损人就不能利己,就是帕累托最优。
[3]【美】乌戈·马太:《比较法律经济学》,沈宗灵译,张建伟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2。
[4] 张国香:“陪审制——见证司法公正 提升法理品格”,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5] 赵汀阳:《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页151。
[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252。普洛透斯(Proto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变化无穷的海中老人。
[7]【美】乌戈·马太:《比较法律经济学》,沈宗灵译,张建伟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
[8] 参见张维迎:“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载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页63-178。
[9]【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林毅夫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页31。
[10]【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页106。
[11]【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页5。
[12] 谭世贵、黄永锋:“诉讼效率研究”,载《新东方》,2002第1/2期,页32-37。
[13] 钱弘道:“论司法效率”,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14] 樊崇义主编:《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399。 [15] 周士敏:“审查起诉论要”,载《诉讼法论丛》第1卷,页133。
[16] 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讲演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439。
[17]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25。
[18] 张正德:“
刑事诉讼法价值评价”,载《中国法学》97年第4期。
[19] 陈光中,汪海燕:“刑事诉讼中效率价值”,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页4。
[20] 李文健:“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1] 陈光中,汪海燕:“刑事诉讼中效率价值”,载曹建明主编:《公正与效率的法理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页467。
[22] 李文健:“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3] 刘晓东:“略论降低刑事审判程序成本的政策”,载《学海》2004年第4期。
[24] 转引自高一飞:《刑事法的中国特色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页217。
[25] 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页240-241。
[26]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页54。
[27]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页241以下。
[28]【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页33以下。
[29]【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页13。
[30]【英】丹宁:《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