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法治的土壤
——学习兼评《乡土中国》
杨斌
【摘要】《乡土中国》是一本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一本得力之作,对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把握十分经典。重温并解读经典,文章发现其实中国社会并不是像有些学人所认为的根本没有法治的土壤,而实实在在的在乡土性中切实感受到我们的法治的呐喊,并随着这种呐喊声在乡土中国中去寻找我们的抛弃已久的法治根基。
【关键词】土;私;礼
【全文】
有人认为《乡土中国》所描述的乡土中国很快将成为或者已经成为历史并失去其学习研究意义。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土中国也会随之发生不小的变化,或许会成为我们的历史。然而历史就没有价值?!不管怎样,从《乡土中国》中,我们看到了法治在中国的土壤——乡土性,也试图从“土”、“私”、“礼”中去寻找我们乡土的法治根基。
一、“土”含的法治文化
“从基层上看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怎么解释费老所说的乡土性呢,我们不妨简单地这样认为:一是指中国的基层离不开“土”。尽管有些流通,尤其是现代社会慢慢开始流通普遍,但中国基层最根本或者最具有归属感的还是他们的泥土,靠地谋生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二是指中国的基层人们有些“土”。这里的土或许可以作为城里人所认为的土里土气这样的贬义词,当然本身更可以作为一种中性的语言来看待,只是描写我们的农民的某些特征,除了土里土气之外,还有一份淡淡的乡土情结。我们现在理解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落叶归根、归土”等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其实都是我们乡土性的体现。
在这层意义上,很多人认为正由于农民的土,不识文字、不懂文化,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就不需要明确的法治规则,不具有法治的土壤。
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不识文字的前提正如费老所说,那时的我们可以识字,也可以不识字,至少我们都能正常的生存、生活。当然,到了现代社会或许不识字的农民在熟人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已经开始分崩离析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熟人社会,已经变得危险,生活或许更加困难。不可忽视的是,不管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我们都需要规则(只是规则或许差异性较大),这是无证自明的。同时,说农村里人没有文化或者不懂文化,无论从什么文化的角度加以理解,我们以为都是一种误解。当然,我们更想侧重的是法治文化。有人想当然地以为法治文化必须是一种文字文化,确定的、书面的文化,然而不间意忽视了法治文化最宝贵的内涵就在于如何将规则深入人心,成为人们从心底里遵守的规则。我们的乡土性正因为其土,有其自己遵守或者信服的规则(尽管或许这种规则并不是成文的),并由此形成自己的规则文化,虽然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法治有些区别,然而我们以为这种乡土性的文化却隐含了我们今天法治建设最需要的文化观念,蕴藏着法治的土壤——信服、信仰。由于土就以为不需要规则、以为没有文字就不需要法治或者不能发展法治都是一种误解,不仅对土的误解,更是对法治本身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