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化危为机 关键在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自主创新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原因在于,掌握了关键技术,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只是实现了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还不能实现自主创新成果向真正的市场竞争力的转化。整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会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但如果这些新增技术能力不能得到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就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其最大优势,甚至可能出现自主创新成果成为别人知识产权的情况,这必然使我国本来就比较有限的自主创新投入效益更低、效果更差。从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角度来看,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就无法承担起推动科学发展突破口的重任。

  
  第二,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有限的市场资源、特别是消费产生的现金流就无法持续向创新型企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集聚,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就失去了重要支撑。企业和产业要实现发展,关键是依靠营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因此,要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重点之一就要抓企业商品生产的技术升级、资源节约。而企业创新技术、节约资源和实现环境友好,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都需要不断积累资源。如果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创新商品在市场上被肆意仿冒,如何确保这些企业获得应有的收益呢?显而易见,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必然意味着企业持续创新、提高节约资源能力和实现环境友好的能力得不到切实保护,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当然就无从谈起。

  
  第三,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环境会严重制约消费,有效实施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举措将会面临基础性障碍。居民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关切是安全,还有一个重要关切是货真价实。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些商品和服务真假难辨,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长期来看,也会影响市场的健康发育和规模的持续增长。有较强消费能力的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国外市场上去。特别是在互联网商品交易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市场环境不佳,那些购买力比较强、网络知识比较丰富的居民更有可能通过网络直接从国外购买商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要充分发挥这些措施的效用,重点在于真正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利益分配向创新者适度倾斜的机制。在建立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只有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切实保护好创新者创新成果应得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鼓励和倡导创新,鼓励企业投入科研开发,一方面又不尊重创新成果,把大规模推广生产作为提高GDP的有效手段、利益向模仿者倾斜,岂不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甚至是饮鸩止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相对还比较缺乏科研资源的国家来说,整合资源也是实现创新的重要举措。同样,科研资源的整合也只能透过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明晰化的产权,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整合成本,实现产学研的顺畅对接。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