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情结反思
鲁志昆
【全文】
最近在网上看了20集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泪眼婆娑之余,不禁思绪万千。于成龙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这个电视剧却给他冠以“一代廉吏”的头衔,颇有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知道下“一代”在哪里的意味。有趣的是,似乎每个朝代都有那么一个(不是一代)著名的清官廉吏,宋代有包拯,明代有海瑞,清代当然是于成龙。
在网上看到很多评论,大多都表达了对于成龙等清官的赞叹、崇敬和迷恋,对现行吏治的痛斥、批评和不屑。不过,我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以于成龙为代表的清官廉吏既不代表过去吏治的传统,也不标示着现在和未来中国的吏治建设之路。于成龙等清官廉吏并不揭示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方向。甚至,过于迷恋清官,形成所谓的清官情结,反而有害于——至少不会更加有利于现代法治社会的建设。
中国人对清官的迷恋、对好皇帝的祈盼由来已久。包公、海瑞、唐太宗、汉文帝等等都是各种戏剧故事的主角。几乎可以说,期盼清正廉明的好官吏和好皇帝就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政治理想。然而翻开中国的历史,不说一部中国史都是“吃人”的历史,清官和好皇帝的数量却是寥若晨星,绝对是中国历史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即使有幸出现几个清官和好皇帝,他们的周围又是什么人呢?于成龙算是比较幸运的,恰好碰上了康熙这个好皇帝。于成龙有开明皇帝的支持,才能够得心应手做点事,尽管其他大臣大多站在了于成龙的对立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除非在危难时期,清官甚至好皇帝都是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
为什么在历史和现实中,清官总是奇缺呢?这个问题也许有点大,答案可能涉及诸多方面。但是就我的认识而言,我以为,清官的奇缺主要是由人的自然本性,确切的说,是由人性的本恶决定的。人性终归是好逸恶劳、拈轻怕重、贪图享乐的。清官的做法违反人性,贪官的做法符合人性,做清官还是做贪官,孰难孰易,一目了然。人性中难道没有善的力量吗?即便有,人性善的力量和人性恶的力量比较起来也是微不足道的。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方,清官就象征了人性中善的力量,贪官就代表了人性中恶的力量。做清官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做贪官的难度。因此,清官注定是稀缺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太多。
我们中国人相信人性本善,夸大自我修养道德约束的实际作用,从而放松了对官吏的实际的制约和监督,听任官吏的恶德恶行信马由缰,其结果是清官的数量极其稀少,且大多数清官也是个人自我修养的结果。例如于成龙,20年不归家、不带家眷、不纳妾、不贪财、不受贿、粗衣陋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试问这般比苦行僧还苦的生活有几人能做到。苦行僧只要修行,而于成龙还要做事。可以说,中国的清官都是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依靠自我修炼顽强奋斗的结果。清代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曾国藩也是如此。而西方人相信人性本恶,一方面强调人的教化修养和信仰,强调人的忏悔和赎罪,另一方面,又强调外在的法律制度的制约和规范,其结果是清官的数量反而到达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南方周末》曾经报道,北欧国家丹麦,从公元1800年至2000年200年间没有查处一个贪赃枉法的政府官员。美国建国200多年也只查处了37名有问题的法官。美国有50个司法独立的州,平均一个州200年不到一个。反观我国,从最高法院的副院长黄松有到各地法院法官被抓起来的人数不知是37的多少倍。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法官尚且如此,遑论其他政府官员了。可以说,西方人的人性本恶的观念和认识论实际上是西方法治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