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位阶论(一)
张平华
【摘要】权利位阶是法律世界的客观现象,反映了权利效力间的高低、强弱或者价值上的轻重关系。权利位阶规则指以直接规定不同权利之间的效力优先顺序为内容的法律规则,依权利位阶规则获得的权利优位是绝对的、确定的。权利位阶规则可分为意定权利位阶规则、法定权利位阶规则。权利位阶原则指以确定权利的价值轻重为内容的法律原则,依权利位阶规则获得的权利优位不是绝对的。确定权利位阶原则的过程是价值判断活动。
【关键词】权利冲突;权利位阶;规则;原则
【全文】
和谐与冲突相对并共同维持着社会秩序的“阴阳平衡”。与权利和谐关系一样,权利冲突也是法律世界的正常现象(例如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生活安宁权与娱乐权的冲突等),并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权利相互矛盾或抵触的关系或者因行使权利而侵害了他人权益的行为[1]。权利冲突阻止了以“简单结构”型构全部社会关系的企图[2],淡化了权利的神圣色彩,给法官制造了选择难题。和谐社会不能回避权利冲突,而需宽容地对待冲突并使冲突化解机制制度化,以避免冲突失控进而产生破坏性后果[3]。权利位阶无疑是所有化解权利冲突之道中最有效而又简捷的思路。因为权利位阶揭示了形式平等的权利间的实质不平等关系,即权利效力上的高低关系或价值上的轻重关系。由权利位阶规则与权利位阶原则构成的二元规范体系为法官提供了可靠的选择机制:优位权利者优先予低位权利者得以实现;低位权利者需容忍优位权利的“侵害”。
一、权利位阶的规范意义
“位阶”意为“依某种次序形成的阶梯”,权利位阶则指不同权利按照某种次序形成的阶梯。直观之,权利位阶构成对权利平等的否定,在奉“平等”为圭臬的社会里这注定会惹来非议。现实主义者对权利位阶持肯定态度,认为“有权利冲突就必有权利位阶,权利位阶是解决(基本)权利冲突的必然措施。”[4]而“无论从纯粹的法学理论上还是从实定法的实际运作上来看,权利类型之间的平等,恐怕都是一种独特的臆想。”[5] “权利位阶不仅存在于法律体系本身,也存在于具体的个案当中。” [6]理想主义者对权利位阶持否定态度,把法律对权利主体的终极平等关怀视为现实权利关系的铁则。“每个基本权利本身应独立地得到保障,原则上属于同等的序列,而不存在位阶关系”。[7]两种相互冲突的权利是同等重要的法律权利,不存在主次之分和何者优先的问题。不同类型的权利应获得无差别的平等保护。[8]权利体系并无类似法律位阶的关系,权利体系内的各权利种类之间应是平等。[9]被法律规定或确认的各种权利,都有各自特定的范围,体现的都是权利人的一种行为资格,无法区分这种资格的高低。[10]
其实,权利位阶是法律世界的客观现象。由外延观之,权利位阶指特定权利间的位阶而不是以整个权利体系为参照系的权利位阶。因为权利体系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其应因社会发展而呈现出的动态性决定了其不适宜成为构建权利位阶的参照系。且由于现实权利冲突多发生于特定两位法律主体间,即使我们构建起以整个权利体系为参照系的权利位阶也不具备多大实践价值。权利位阶主要指实现意义的权利位阶(简称实现位阶)而非存续意义的权利位阶(简称存续位阶)。存续位阶赋予优位权利以排他效力(例如物权的排他效力),否定了低位阶权利之生成,也就彻底消灭了权利冲突或者说所谓的权利冲突仅存在于想象之中。[11]实现位阶并不否定相冲突的任何权利之存在(例如依抵押权的顺位制度就是实现位阶),而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权利冲突,承认“只有高位阶权利的目的得到满足,低位阶权利的目的才能实现”。这就为化解权利冲突提供了基本依据[12],避免了权利冲突可能引致的无序化状态。
(一)权利位阶反映了权利间的实质不平等
权利平等有形式平等、实质平等之分。权利形式平等指权利主体地位平等或法律面前的平等,其打破了身份限制成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前提。权利实质平等则是权利主体社会状况平等[13]或法律效果平等,自由竞争极少出现平局故权利实质平等亦属罕见。权利形式平等并不等同于实质平等,也不排斥权利实质不平等。权利形式平等是权利冲突的前提,不承认权利形式平等就会从根本上否认权利冲突。当形式平等的权利平等地适用法律时,法律亦完全可以规定权利实质不平等的情形,因而权利实质不平等是对权利冲突进行之法律评价,由权利实质不平等建立的权利序列关系即为权利位阶。所谓“债权平等”只能是形式平等而绝非实质平等,债权间存在权利位阶。债权形式平等要求不论债权发生先后均应以同等地位并存[14],而债权在被实现时却是实质不平等的,例如优先权(如工资优先权、税收优先权)要优先于一般债权;附担保物权的债权也优先于一般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