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随想二十世纪上半叶之中国政治领导人

  
  一、孙中山的“失败”

  
  孙中山于1879年,即13岁的时候,到达美国的檀香山投奔了哥哥孙眉。在那里(1879-1883),其开始了西方教育的经历,完成了初中教育;在香港,在1883-1886期间,完成了高中教育,在1886-1892年完成了大学教育;这段时间共大约13年(参阅:尚明轩:《孙中山》,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孙中山于1894年创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如果根据该会的章程,我们就会发现,兴中会在组织上是一个拥有更多的西方式政党因素的革命团体,此后同盟会的建立也没有多少改变,只是在纲领、目标上更为明确和清晰,影响力更为深远与持久。但是,在1914年于日本成立的中华革命党,就有了深刻的变化,即要求中华革命党党员对效忠于孙中山本人(参阅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02页),而在中国,“忠”与“孝”是最为基本的原则;这明显就是在回归中国传统的规制人与人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在此后的历史中,前述的重要性,在孙中山心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在1923年接受苏联的建议后,即进行改组国民党和建立黄埔军校等后,这种原则得到全面实施。但是,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却在北京逝世,临死时,还念兹在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对于这种壮志未酬的结局,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孙中山对西方理解过于深刻,对于中国的把握却有充满“浪漫主义”(借用萧功秦的说法)。而造成其这一对中国和西方的认识的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则是孙中山的人生教育主要是“西学”的教育(大约13年)。虽然在小时候曾经接受了中国的私塾教育,由于地处广东香山,距离香港和澳门不远,新的事物极易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认识到其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对于一个有理想和有抱负的人来说,更是如是),而且在“西学”浸润13年后,在孙中山的眼中,只有西方,没有中国的思维的形成理所当然的。其二, 即使在完成学生生涯以后,在从事其政治活动的人生中,大部分都是在国外度过;根据李敖的考证在孙中山一生的六十年间,其在国外度过的时间约30年(参阅李敖:《孙中山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版),除去其读书的13年时间,剩下的17年在其从事政治的生涯中也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岁月。虽然当时的中国,在整体上,可以以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乡土中国的景象形容,在国外生活那么多年,而且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也必然造成其对中国理解的失误;这也使我想起了毛泽东为什么在当时的出国热潮的情况下选择留在中国的原因(参阅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6页)。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