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该文的有些论述还略显薄弱,有待加强;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有待深化。但总体来看,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一些观点对我国公法理论的建构和行政法治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因此,欣慰于本书的出版,乐为之序!
袁曙宏
2008年12月
后 记
当我致力于法律学习之时,每每感到内心的窒息……
——乌兰德(Uhlands)
当湖光塔影中的垂柳又重新绽放新绿的时候,当晚霞夕照中的静园又开始涂抹闲适的时候,当荷塘浅水中的鱼群又开始巡回游弋的时候,当栖居燕园的松鼠又开始追逐灵动的时候,论文终于完稿了,我伴随它走过了整个寒冬。
当师长们开始迷糊我是哪一年级的时候,当后入学的师弟们都已各奔前程的时候,当45甲的楼长都相见不相识的时候,当自己的娃娃脸都日渐苍老的时候,我终于要毕业了,北大伴随我走过了六载时光。
题记的这句话,正是我六年前开始学习法律时的真实感受。本科阶段中文专业的学习中培育出来的激情与法律研习所需要的理性似乎总是无法调和,却又难以厘清。当不得不尝试以中文的激情来演绎法律的逻辑时,我终于在法律中发现了我的热爱,而且开始有些迷恋。当然,热爱与迷恋似乎并不足以保证这篇论文的“顺产”。事实上,整个写作过程让我感受到的并非春韵秋实,而是心力交瘁。可见,在路上——它是学术追求的永恒状态。因此,这篇后记也并非要对自己这几年的学业做个总结,更多的是向流逝的光阴作个交待。
首先要感谢恩师袁曙宏教授。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袁老师是各个方面发展都几乎近于完美的人,因此也非常感恩能够成为他的学生。为人,他大气磊落,追求卓越;为学,他严谨细致,追求创新;为事,他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在我读博期间,他在为人、为学、为事等各个方面都给予我非常细致入微的指导和帮助,并以自己的德、学、行来发挥为人师长的典范作用。我想,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必将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其次要感谢我的硕导湛中乐教授。在我读博期间,他一如既往地给予我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一如既往地感受到深入内心的温暖。
还要特别感谢罗豪才教授和姜明安教授。在学术上,罗老师的高瞻远瞩、敏锐深邃,姜老师的博采众长、洞若观火都让我非常倾心;在处事上,罗老师的民主自由、开放宽容,姜老师的果敢明断、协调各方也是让我折服不已。还要感谢张千帆、王磊、陈端洪、沈岿、王锡锌和甘超英各位老师,在北大的六年里,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予我教导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