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令人忧虑。虽然我国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这种增长是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向媒体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该报告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 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 的1. 80%。[6]据报告的发布者说,已计算出的损失成本还只是实际资源环境成本的一部分。即便如此,该报告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是非常令人震惊的。[7]2006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我国位于资源绩效最差的国家之列(中国列第54位) 。我国有5种资源的单位GDP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 9倍。[8]
此外,全球环境问题的不利影响也在日益显露。2005年3月,联合国发布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综合报告》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自然资源的2/3已经被损耗。这是联合国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进行多尺度综合评估,该报告尖锐地指出人类发展账户上已出现亏空、生态系统弹性降低、可能发生突变、生态破坏与贫困交织等严重问题。[9]
这些不可回避的挑战摆在世人的面前,迫使人类反思和重新选择。
中国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放式线形经济,其具体表现形式为“两高一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这种经济运行方式能够持续必须基于两个前提:一是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廉价;二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永远不会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不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两个前提显然已不存在。正是由于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日渐难以为继,人们将目光转向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具体表现形式为“两低一高”(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这种经济运行方式能够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模式。尽管从纯粹的科学角度看,循环经济也许不是最准确的提法,[10]但提出构建这种发展模式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这些转变蕴涵着以下诸多全新的价值判断:
——从社会成本到生态成本。循环经济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的基础上,将自然资源纳入循环系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循环经济看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是稀缺的公共自然福利资本,当然应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
——从工程规律到生态规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19世纪以来的机械工程学规律为指导,注重自然系统的物理与化学属性,忽视自然系统的生态属性。其实,工程承载能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实践告诉我们: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发展会带来生态系统的蜕化,因而是危险的;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可能使经济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
——从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过去,人们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内涵,在考虑自然资源时,将土地视为“取料场”和“垃圾场”,将河流视为“自来水管”和“下水道”。在循环经济看来,自然资源不仅是可利用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发展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科技对工程的开发能力,而且还要考虑到它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谋划人的自身发展时,不仅要考虑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还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获取利润到创造良性财富。传统生产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而在循环经济下,社会的生产目标是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为此,坚持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应成为循环经济的追求。
——从高度消费到适度消费。循环经济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注意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消费的观念,与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决裂。
以上各种转变,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将经济——社会——环境纳入统一协调的范畴。循环是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它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构成的大系统,要求将人在生产和消费时不再把自己置身事外,更不能将自己与自然相互对立,而是将自己作为系统的一个部分,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维持生态平衡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