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矛盾的对立统一看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审判对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开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增强对司法活动的关注和报道是一种可喜的趋向,体现了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并进而体现了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可以起到促进司法改革、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新闻报道、偏颇的公众舆论,可能对司法机关的工作产生负面的不良影响。舆论的导向和社会的压力可能影响办案人员独立地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决定,社会舆论的过于关注可能引起党政部门对司法机关对社会热点案件的处理加以干涉,从而妨碍司法权的独立行使,动摇司法独立的宪法原则。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既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又要避免大众传媒对司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既要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媒体享有的新闻自由,又要维护司法独立的原则和司法的权威,这是法学界和新闻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高金伟,女,1980年生,2002年至200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获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基层法院工作。
【注释】 此案例参考卞建林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一文。
卞建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何家弘:《司法公正论》,发表于《中国民商法律网—程序法学—学者论坛》。
张卫平:《司法公正与新闻监督》,于2006年5月15日下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
朱苏力:《论法律活动的专门化》,20006年5月15日下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
卞建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1974年11月2日,美国联帮最高法院大法官P.斯特瓦特在演讲中,根据新闻媒介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从法学角度提出“第四权力理论”。
贝卡利亚著,黄枫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媒体审判”一语出自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
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152页。
袁志群:《论传媒司法监督与公正司法的相容性》,载《新闻前哨》,2002年第9期,第39页。
萨莉·斯皮尔伯利著、周文译《媒体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31—332页。
李希光:《新闻报道与司法公正》
唐纳德·M·吉尔摩等著、梁宁等译:《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第六版)(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367页。
萨莉·斯皮尔伯利著《媒体法》(周文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30页。
萨莉·斯皮尔伯利著《媒体法》(周文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31页。
唐纳德·M·吉尔摩等著、梁宁等译:《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第六版)(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358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