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善良的。“善根出善苗”是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俗话。母亲尽管和二姨关系微妙,但“母亲每次看望二姨都会大哭一场,然后骂一通我的几个表哥们就气鼓鼓地打道回府,回家后几天情绪不好。”原因就是,二姨的几个儿子不太孝顺。“母亲去世后,二姨前来吊唁,我知她日子很艰苦,就悄悄塞给她200元钱,可叹的是,70岁的二姨,全身上下居然没有一个装东西的口袋。从早晨到深夜,我只看到二姨长满老茧的黑黑的手,始终紧紧攥住这钱”。此情此景,正应验了志刚兄的感叹:“草民,从来就只能实践生命原初的意义”。二姨家住“安丘县最穷的山村之一”的最西北角,孤零零的房子,志刚兄每次回家看二姨,“一进屋,见到那可怜的二姨和破落的屋舍,我放声大哭”。这些都是母亲的善良教育的结果。当年,因家境贫寒,上大学时家里甚至几百块钱都拿不出,需要借钱但有些亲戚却不恳帮这个忙,但事到今天,“不借钱给我们的亲戚朋友来求我办事,我能办的全办了”。显然,这得益于母亲“以德报怨”的教诲。“我今天的一切,包括赢得的尊重,其实是母亲忍辱换来的”。
母亲是宽宏的。志刚兄清晰地记录了母亲挨打的一场经历。小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就让母亲遭受一场身体伤害之劫”。事情是这样的,志刚父亲在几十公里外的煤矿当工人,每月只能回家一次,每次也就一两天,父亲带回的最好的礼物是用积攒下来的粮票到职工食堂买的一些馒头,一般是买四个细面的,其他都是粗粮做的,带回来后对半分,爷爷奶奶家一半,自己家一半。“童年的日子真是苦啊,没有什么食物”。“我极少接触饼干、油条等美味,日常的食物都是地瓜干、玉米之类的粗粮,见不到什么油水”。志刚把两个细面馒头吃完后还想吃,母亲说“没了,那些你爸都给你爷爷奶奶了”,但少不更事的志刚却去奶奶家要,奶奶以为是母亲指使(事实上母亲并无此意),“迈着小脚就找到了她二儿子的媳妇、我的母亲”。婆婆误会指责,儿媳无辜顶嘴,婆媳之间吵起来了,四叔看到恰好路过现场,“这个大胆的二嫂居然敢气我老娘,就不由分说冲上前去一顿老拳”,打得母亲“右眼青紫,肿得老高”,刚五六岁的志刚趴在母亲怀里痛哭,“娘,你的眼睛还能好吗?”娘并未说话,“泪水无声而落”。后来,四叔酒后哭着向母亲道歉,母亲很宽怀地说这事过去了,“她在心里早就原谅这个对她动手的小叔子了”。
母亲是质朴的。志刚考上了大学,到上海读书,母亲却“不能探知这庞大的火车会把她的儿子拉到哪里,她甚至疑惑火车为什么一直向西,而儿子是要到东南方向的上海读书的”。这是多么质朴的母亲啊!想想我自己的娘,她可能连上海在哪个方向都不清楚。每到过年,家里办年货,“我小的时候,家里往往是杀一只鸡,放几棵大白菜在锅里炖,熟了后一掀锅,满屋子香气扑鼻。但是,我们也只有眼馋的份儿,因为鸡肉要等年后亲戚亲戚来访时招待用的,小孩子们吃几片没有油水的大白菜就算不美味佳肴了”。对此,我深有体会。新年过后,亲戚总是互相走动,杀一只鸡,用来招待客人,这是非常尊贵的待遇。过年时把鸡杀好,家人却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留下来,等过年后来亲戚客人时作招待之用。显然,这是因为穷而形成的一道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