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一情况检察官曾讯问松井石根是否看到过这些“备忘录”?松井石根答称:“看到过”。检察官又接着问他是否采取过什么行动?松井答称:“我出过一张整肃军纪的布告。贴在某寺庙门口。”检察官问道:“你认为在浩大的南京城内,到处杀人如麻,每天成千成万的中国男女被屠杀、被强奸,这样一张布告会有什么效力吗?”松井哑然,无言以对。
松井石根继而又供称:“我还派了宪兵维持秩序。”检察官问共多少名宪兵?松井答:“记不清,大约几十名。”检察官问:“你认为在好几万日军到处疯狂地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的情况下,这样少数的宪兵能起制止作用吗?”松井于沉思后低声答称:“我想能够。”于是,检察官方面遂传讯证人。证人根据他所目睹的事实,在法庭上证明当时南京全城总共才有日本宪兵17名,就是这17名宪兵,非但不制止任何侵华日军暴行,而且自己也加入了暴行的行列,特别是抢劫财物或者从强盗士兵手中做第二次抢劫。在证人证言面前,松井石根无地自容{5}(P. 72-74)。
所以,作为最高的军事指挥官松井石根,在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纵容他们实行野蛮的屠杀。他辩护时提到了生病,然而,他的疾病并没有阻碍他指挥作战行动。他的军队犯下了极其野蛮的战争罪行,这些部队属于他指挥。他知道这类暴行,但没有去预防,更没有惩治,如果不是他故意纵容部下,南京大屠杀事件便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其规模亦必然会小得多。因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最后裁决:松井石根是南京大屠杀案的主犯和祸首,并判处他绞刑{3}(P. 612)。
五、对南京大屠杀的抵赖与东京审判的意义
日本国会议员在2007年6月通过所谓“调查报告”来否认南京大屠杀,声称当年中国遇难者大概仅为“两万人”,“没有超过普通战事中的死亡数字”,有的甚至认为南京大屠杀纯属“虚构”,并要求中国撤走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相关照片等,是对东京审判的否定,是对历史的否定。然而,日本的这种否定由来已久。日本国会议员在2007年6月的这一次,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就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发生不久,日本就开始了其否定这段历史的活动。于1948年12月公布的东京审判判决书中就揭露道:“1938年2月5日,新任南京守备队司令官的天谷少将,在南京日本大使馆中曾对外国的外交团发表声明,对于将南京日军暴行的报告及送各国的外国人态度加以指责,并非难这些外国人是煽动中国人的反日感情。”{3}(P. 488)
这是1938年。相隔近70年的时间里,日本国内就一直有人继续不断地在否定这一历史。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东京审判已经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
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对我南京同胞的屠杀极端残酷野蛮,其方法又是多种多样。除了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任意枪杀之外,日军对我无辜同胞还用尽了其他种种的杀人方法,例如:砍头、劈脑、切腹、挖心、水溺、火烧、割生殖器、砍去四肢、刺穿阴户或肛门等;举凡一个杀人狂患者所能想象得出的最残酷的杀人方法,他们几乎都施用了,而且在南京沦陷后持续6个星期之久的时间里,每天都要对我无辜同胞施用成千上万次,这确实是骇人听闻、史乏前例的残暴记录。
但这中间最残暴、最令人发指的还是日军为取乐而举行的“杀人比赛”。
1937年11月30日到12月11日期间,侵华日军第16师团步兵19旅团第9联队第3大队少尉向井敏明、野田毅两人在南京被日军占领之后,在全城杀人如麻的空气中,忽然别出心裁地决定要进行一次“杀人比赛”的游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能杀死最多的中国人。杀的方法是用刀劈,就像劈柴或我国南方儿童玩的“劈甘蔗”游戏一样。同意了比赛条件之后,这两个野兽便各自提着极其锋利的钢刀,从上海杀向南京的途中展开了杀人竞赛。他们分头走向大街小巷,遇到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幼便是当头一刀,砍成两半。
对于向井敏明、野田毅两人的这种兽行,当时的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的《每日新闻》却把它当成是日军的“英勇行为”连续做了突出报道,而且是图文并茂。在他们每个砍杀的人数都达到了一百的时候,他们便相约登上紫金山的高峰,面朝东方,举行了对日本天皇的“遥拜礼”和“报告式”,并为他们的“宝刀”庆功、祝捷。在这以后,其中一名又添杀了5个中国人,另一名却添杀了6个。于是,后者便以接连杀了106个中国人而被宣布为这场“杀人比赛游戏”的“胜利者”。
1947年底,南京法庭在向井敏明、野田毅这两名战犯衩引渡到中国之后对他们进行了审判,并以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将他们两判处死刑。
事情发生在60年以前,但还远没有结束。
自日本首相小泉上台以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在国内大肆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借编撰历史教科书等机会大翻历史旧账,图谋为二战中的侵略者翻案。在这一背景之下,日本右翼势力却挑唆向井敏明、野田毅两战犯的家属出来翻案。
2003年4月28日,沉默了多年的“百人斩”杀人竞赛凶手家属向井千惠子(现名田所千惠子)等3人,向东京地方法院控告日本原《朝日新闻》记者、朝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控诉书长达18页,称上述被告的报道和书籍“侵犯了当事人及其家属遗属的名誉”。因此,要求上述被告刊登谢罪广告,停止书籍的继续出版,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2003年8月23日,日本东京地方号法庭以“本多氏的著述也不能完全说是虚构的”,“无法认定报道内容系捏造”为由,驳回了田所千惠子等人的控告。可是,这些人对一审判决不服,遂向东京高等法院提出上诉。日本高等法院于2006年5月24日判决原告败诉,认为无法证明“百人斩”是捏造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