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公益诉讼制度
何兵;王轩
【摘要】 印度公益诉讼发端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司法能动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将原告资格拓宽到了每一个公民,并且创立了书信管辖权制度、调查委员会制度等,以保证公益诉讼判决的实施。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二十几年来,在创建责任政府,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鉴于印度和中国各方面的相似性,其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印度;公益诉讼;司法能动主义
【全文】
印度公益诉讼制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宪法诉讼转化而来[1]。该制度以美国的公共利益诉讼(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简称PIL)为蓝本,结合本国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等现实,在目的、关注点和具体制度上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2]。因此,尽管美国PIL概念影响深远,印度法官和学者仍倾向于将自己的制度称为社会利益诉讼(social action litigation,简称SAL)。
印度公益诉讼以司法能动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司法审查为手段,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弱势阶层能够进入法院并获得正义,解决司法权和正义分配不公的问题,防止国家的镇压行为和政府的违法行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保证国家在其职能和权限范围内活动,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实施和遵守。[3]近三十年的实践,印度公益诉讼制度在重建司法权威、保证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人权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适度的司法能动主义也在急遽的社会变革时期有效牵制了决策权,保证了社会的基本衡平。[4]
一、印度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概括而言,印度公益诉讼指的是[5]:如果公民或某一特定阶层,受到违法行为(尤指违宪行为)、越权行为的侵害,或被苛以非法负担,或存在上述危险,而该公民或阶层,因贫穷或能力不足等处于经济或社会的弱势地位,不能进入法院寻求救济时,任何人都享有根据宪法第226条[6]请求高等法院发布适当的令状或指示的权利;如果违法行为侵犯了该公民或阶层的基本权利,任何人都享有根据宪法第32条[7]请求最高法院提供司法救济的权利。根据关注点的不同,印度公益诉讼制度可以粗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