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融监管模式的新发展:原则监管模式
不同的金融监管模式反映了原则和规则这两类监管规范在监管程序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如果在监管规范体系中,规则居于主导地位,是监管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主要依据,而原则仅仅具有昭示监管目标的意义,那么这种监管模式就属于规则监管模式。相反,如果在监管规范体系中,原则居主导地位并作为主要的监管依据,规则的作用在于进一步明确原则的具体要求,那么这种监管模式就属于原则监管模式。在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早期,英美两国都采用了规则监管模式。然而从21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步转向了原则监管模式。在英国,摒弃规则监管模式,采用原则监管模式也是金融全球化进程推动的结果。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及时跟进和规范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活动,英国金融监管立法的步伐从未停歇。随着监管规则的增加,监管规范体系的规模也不断膨胀。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巴林银行破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接踵而至,金融机构在养老金、寿险保单、投资信托等金融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此起彼伏。英国监管机构意识到,金融监管模式必须要能够灵活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僵化、被动的监管框架既不能有效控制金融创新活动的风险,也无法使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分享金融创新所带来经济利益。为了提升监管框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金融服务局于2005年12月公布了一份题为《改善监管行动计划》[5]的文件,提出要改善监管规范体系的结构,在原有11项业务原则[6]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原则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广泛地采用原则监管模式。2007年4月,金融服务局又公布了一份题为《原则监管模式:关注重要的结果》的文件,系统阐述了原则监管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影响、挑战和制约因素。[7] 通过实施原则监管模式,金融服务局先后简化了监管规范手册,制定了以原则为基础的《业务守则》,倡导实施了公平地对待客户计划(Treating Customers Fairly initiative, 以下简称TCF计划),改善了监管关系,并就行业指南、监管报告、消费者能力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综合上述文件以及英国金融监管实践来看,原则监管模式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原则监管模式并非要求完全以原则取代规则,而是旨在提升原则在监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使之在建立和发展监管标准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原则是制定规则的依据,现有的规则细化和明确了原则所确立的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事项,即使原则所确立的监管标准尚不十分明确,也不再制定规则来解释原则的要求。(2)原则可以作为独立的执法依据。金融服务局认为,原则本身就是一种监管规范,金融服务局有能力并且也的确在单独依据原则采取监管措施,这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8] 监管规范手册也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行为违反原则的要求,将会受到处罚。”[9] (3)强调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的领导责任,要求其在监管程序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因为只有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层率先垂范,合规经营的观念才能深刻融入企业的战略、文化和业务。例如,金融服务局一贯要求金融机构审慎地管理各种利益冲突,但并未规定具体的措施及相应的评价标志,而是鼓励或者要求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层根据既定的监管目标,组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因此,原则监管模式又是一种“以管理层为基础的监管模式”。(4)以监管目标的实现与否作为监管评价标准。例如,在实施TCF计划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局并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作出具体的规定,而是根据有关业务原则的精神并结合零售金融市场实际,设定了6个方面的监管目标,[10] 允许监管对象自主确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与规则监管模式相比,原则监管模式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则监管模式能够准确体现监管目标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监管规范,原则并未像规则那样事先设定具体的适用条件,也未直接规定监管对象的行为模式,而是通过宽泛而精辟的语言概括了特定的监管结果。这样,不会发生因事先设定的适用条件和行为模式不合理而影响监管效果的情形,也杜绝了法律规避的可能性,更有利于实现监管目标。[11]
2.原则监管模式有助于充分调动监管对象的积极性。与监管机构相比,监管对象更了解自身的业务活动,更清楚如何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如何设计或者改进业务流程才能够做到合规经营,也能够更直接地对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控。在原则监管模式下,监管机构只提出监管标准的基本要求,监管对象可以灵活地解释和适用监管原则。这样,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层就会带领合规部门自主确定和改进商业模式、战略、产品和业务流程,而不是机械地对照和遵守具体的监管规则。因此,在原则监管模式下,监管对象不但能够参与监管程序,而且还能够发挥更积极、更有战略意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