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贫穷是培养犯罪的最大基础”的重释

  

  贫穷是培养犯罪的最大基础。贫困可以通过方方面面来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影响面之广、之深,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贫穷可以化身为经济制度,成为犯罪的原因。也可以以文化的面目出面,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仅仅将贫困看作是犯罪的“原因”,是片面的、静态的。无法看清贫困导致犯罪的机理。这种片面,在解释犯罪现象时,会出现解释上的无力。如将贫困导致犯罪看作是一个动态、多维度的过程的话,那么这将会很好解释为什么有些贫困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有些不犯罪。这也会对预防犯罪有着积极意义。 


  

  在“结构过程”模型中,我们发现“过程”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运作,学校的合理教育,可以减少贫困对个体成长的不利影响。在贫困无法一时消除的当今社会,重视“过程”,设立家长学校,改变教育理念,加强青少年工作建设,或许贫穷会远离犯罪。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姜旭东,上海政法学院本科生。
【注释】

转引张绍彦主编《犯罪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07页。
同上。
参见扶民、汪同瑛:《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www.hawbreeze.net2004年5月9日。
参见周芦萍、余长秀:《城市家庭问题与青少年违法犯罪》,www.cpirc.org.cn.2005年2月18日。
自莫宏宪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09页。
引自《贫困的传递与遏止》孙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45页。
同上,第147页。
引自《贫困的传递与遏止》孙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83页。
引自《贫困的传递与遏止》孙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8页。
引自《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银平均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第85页。
同上,第29页。
引自《贫困的传递与遏止》孙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27页。
关于贫困家庭青少年就业情况的研究,参见《贫困的传递与遏止》孙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08页。
参见《犯罪之形成》,(美)桑普森,劳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1版。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