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案过程中,对如何成为一名有良知有专业水准的律师有了更深体会,正如《金玉良言——律师职业生涯启示录》封面所言“人可以因通过司考而成为律师,但深具良知和身经百战才能练就大律师”,在律师成长过程中,成为一个律师容易,通过了司法考试,再经过一年实习期考核合格,便取得律师执业资格。然而,成为一个深谙办案之道的律师却并非一步两步的事。现实中,由于经济压力或急功近利,不少律师从踏步律师行业开始,并没有扎扎实实先把法律实务技能提高,而一味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应酬、拉关系来拓展案源,对当事人委托的事务敷衍了事,没有真真切切地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执业理念出发,办好当事人委托的事。由此,有人给了律师一个很直观的称号——“有牌的诈骗犯”,这或许也是律师行业良莠不齐的最好写照。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良知有专业水准的律师,我从在金牙大状律师团队的办案切身感受和两本系列丛书中找到答案。
一、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应始终尽心尽责
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赢取胜诉是律师天职。这也体现律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律师接受委托后,应该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急当事人之所急、忧当事人之所忧、应当事人之所需、解当事人之所惑”,时刻将“当事人合法权益至上”奉为金科玉律。在司法实务中,就拿刑事案件会见当事人来说,一些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按惯例也就是一、二次会见,会见不超过一个小时。我们也时常在看守所遇到一些律师,他们会见当事人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简单问问在看守所里有什么需要、家里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收到信件等等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对当事人问他对案件的看法时就说材料现在没到法院,不能作判断,材料到法院才能确定辩护思路,这样何能做到尽心尽责呢?而负责任的律师,材料一到检察院,即向检察院申请阅卷并取回起诉意见书等资料,立马进看守所会见当事人进行沟通,每次会见起码超过两小时,沟通也并非普通的沟通,而是详细询问当事人被警方审了多少次,每次讲了什么内容,笔录记录了什么内容,签了什么文书,事实真相是怎样的,会见后再进行外围调查,这时尽管还不能全面阅卷,但综合各方面调查所了解的情况仍能对案件走势作出基本判断,结合所了解的案情,出具强有力的、情理法相结合的律师意见书,并积极与办案人员沟通,从而达到争取在审查起诉阶段放人或争取检方能认定有利当事人的情节。如大到整个案件阶段,一个案件办下来,负责任的律师起码十数次、数十次的会见,而每次会见都起码两小时以上,且进行全方位有效沟通,只有这样全方位沟通才能真正做到尽职尽责,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即使最终败诉,当事人也无怨无悔。正如一位律师界前辈在“隐退”时撰写的自传中坦言,他所承办的案件胜诉率极低,大部分以败诉而告终,然而,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代著名律师。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