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今天,你守信了吗

今天,你守信了吗


金振朝


【全文】
  一天中午,在学校里偶遇一同学兼是朋友,聊了几句后朋友提议晚上一起去食堂吃饭,届时短信联系,我欣然同意。因朋友那天下午有课,我则在图书馆自习,所以晚上六点之前我一直在等其短信。后实在觉得有些饿了,给朋友发了一条短信,问其下课没有,不回,打电话又无人接听。又过了半小时,未收到任何回复,我只好起身独自去吃饭。晚饭快吃完时终于收到该朋友的短信:“不好意思,下课后和老师聊了一会,后来去吃饭了,忘了叫你。”当时我想生气,但还是很快就回复表示原谅了。其实我还是有些生气,只是不敢或者是不愿表达罢了,因为如果为这类小事计较只会显得我很异类,而异类的人是很少或者是没有朋友的,我害怕孤独。
  这不过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一件小事。
  正因为大家都已习惯于失信,所以承诺往往当不得真。不仅同学、朋友的承诺不能当真,甚至连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等亲人的承诺也当不得真,更别说一般人的了。对于失信,很少有人肯轻易指责,不仅因为宽容也是一种美德,更因为人们对于失信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已经麻木。
  但正因为整个社会的宽恕,才使得失信变得那么容易,而使守信越发艰难。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故事是以说谎的小孩被狼吃了作为结局的。为什么大人们早不开始教育小孩不要说谎而是听之任之呢?与其说“狼来了”的故事教育的是孩子,不如说其教育的是父母。基于此,与其说宽恕失信是一种美德,不如说其也是一种罪恶。我们不仅一次次宽恕自己的失信,也一次次对他人的失信视而不见,从而为行为发酵成习惯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最后尝试苦果的恐怕还是我们自己。难道不是吗?我们一面习惯于像上街买菜一样地购买假货、盗版书籍和光盘,一面常常大声地抱怨国货的品质怎么也赶不上国外;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恐怕不再是“狼来了”的故事,而替之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多长几个心眼”之类的云云。这样的现状令人堪忧。
  对失信的宽恕还会凸现守信的异类,当守信被当作异类的时候,守信的人竟有时也不得不选择失信。有一个例子很具典型。我有位堂弟是做说水果零售生意的,他告诉我一个行业术语“玩秤”。所谓“玩秤”,即一种少为外人所知的行业习惯,在秤上做些手脚,使一斤变成八两甚至是七两,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不这样做的当然要吃大亏了。当说谎、掺杂、掺假、缺斤少两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行业惯例,而人们都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时候,守信还有道德优势可言吗?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