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与中国民族自信之关联性探讨
刘性仁
【全文】
一、前言
中国人民期盼是如此的久,一场全球数十亿人观看的体育飨宴,在3万枚烟花盛放下的北京城,1.5万人参与的开幕表演中,北京奥运终于揭开了序幕。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20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北京奥运主体育场鸟巢,包括80多位外国政要在内的9万多名世界各地观众来到现场,和全球几十亿电视观众一同见证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典。这除了表示中国人民百年不懈追求、七年精心筹备的奥运,换言之,中国大陆也获得了世界的肯定,这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大陆将在国际间扮演重要的角色,有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古国,终于获得世界的重视,更深一层的意义除了表示中国大陆未来将跻身世界大国,更值得深究的是隐藏在背后的中国民族自信之关联性探讨。
二、中国民族的自信需要实力与不断的被检证
中国民族自信的恢复是需要实力与不断被检证的,中国民族自信心除了生活水准的慢慢提高外,文明程度、市民社会与公民意识的建立、法制教育的深化、国际参与与国际影响力的渐增,这些都会影响到中国民族自信的恢复,倘若没有实力,就不可能产生自信,光有实力,若得不到世界的肯定,仍是无法提升民族的自信,一场奥运举办下来,除了推销中国大陆,更重大的收获,笔者认为是那股中国民族沉睡已久的自信终于重新被唤起,被唤起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强化与深化,靠的就是正确的教育与现代公民意识的确立。
三、中国民族与传统民族主义
“民族”一词,在中国的广泛流传,严格来说应该是要到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借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知识份子所拼凑的”民”、”族”二字,以及西文中的nation一词所直译的汉语新词,这也就是说”民族”,是一个翻译名词,是各种文化融合的一个名词。
正因为传统汉语中并没有适切足以表达民族概念的语汇,中文学界的学者大都根据《左传》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严夷夏之防”等一类的话语,认为中国人族群与文化的自我辨识确立甚早,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先秦,传统族类观念所构成的夷夏之辨,并非如近代民族概念对外深拒固闭的严格界线,而是因势而异,飘移不定的柔性界线,《左传》上的说法,明白宣示”入于夷狄则夷狄之,入于中国则中国之”的信念,换言之,这种观念揉杂的种族与文化两种不同的意涵,何者较占优势,端赖汉族与其他族群相对势力的强弱而定,大抵来说,历代汉族政权强盛时,常常因为文化优劣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如果是弱势,则强调血统的传承,以”严夷夏之防”。因此,族类充其量是一个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也正因为他的模糊性,倾向中国民族自发论的论者,也往往偏好刻意彰显传统中国民族意识中的包容性相对较强的文化层面。而西方学者也透过文化这个范畴来否定中国民族主义中的传统质素,19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James Harrison首先提出”文化主义”的论点,他认为前近代中国所认同的对象,乃是一套以儒家礼教为核心的普遍性道德文化秩序,而未具备独立的国家认同与忠诚感,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王朝中,汉族之外的异民族如果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浸濡,也可以取得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地位,这种奠基于共同传统与共同象征系统的文化主义,与根植于现代民族国家之上的民族主义,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一直要到十九世纪末,在西方船坚炮利的武力威胁下,中国人才被迫放弃长期抱持文化优越感,由文化主义开始转向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