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首起流浪案件之思考

  作者观点:第一:从流浪汉再看人权问题。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具体要说明的三点是:享有人权的主体是所有的人,而不论其种族、肤色、性别、语言、财产、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其他出身、身份等。中国是联合国的缔约国之一,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世界人权宣言》的明文规定。正如同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写道: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 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人权为伦理与法律的基本成分,此成分是不可侵犯且事实上具有普遍效力的。没有人会怀疑生命权与尊严的价值。当我们非常抽象地思考人权时,它是普通的一般的;但是它以实际即存状况为导向且愈具体化时,它就愈具有偶然性和相对性。([德]考夫曼《法律哲学》法律出版)当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的生命权、安全权和基本人身自由权与尊严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我们就很难说它是一个宪政国家。因此,凡是存在宪法的国家,就必须存在人权保障制度。我国的宪法中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最高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在《人权入宪的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在民事诉讼方面,对人权的司法保障主要是保障公民的诉权,即要让有理无钱的公民打得起官司,特别是对老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和农民工这类弱势群体,要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2003年中央政府废除了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而实施了新的《城市无着的流浪乞丐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从法律规范上看,它是以救济安置社会弱势群体为目标的,基本上可以作为一种狭义的社会救济被化归到社会救助制度的范畴之内只是在实践中,不易操作。因此,在2005年山东大学主办的全国“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讨会上,更有学者指出要通过完善宪法制度设计、健全宪法诉讼机制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另一方面,现代法学界普遍认为只有在法律为人民实现其人权设置有效救济机制的地方,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权。司法救济机制最根本的就是诉权和诉讼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诉权和诉讼权利就是最具有手段意义的人权,也就可以说是实质上的人权。笔者认为,在民事纠纷中,当利益人缺位时,国家和政府作为公益代表理应代其行使诉权。 第二、 民政部门为死亡的不知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符合合理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行使权力的动机应符合法律授予该权力的宗旨;二是行使权力的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上;三是行使权力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公平、适度,合乎情理,具有可行性;四是违反合理行政原则也需承担法律责任。救助管理办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该条是该行政法规的立法宗旨。在有关法律和法规没有将死亡的无名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职责具体明确给其他部门之前,民政部门作为法定社会救助机构主动承担这方面的救助工作完全符合“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立法宗旨;是“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上”的;“公平、适度,合乎情理,具有可行性”; 由于没有被行政法律规范所禁止,肯定不存在“也需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