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公平价值的经济法解读及对“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启示
蓝寿荣;董灵娟
【全文】
一、公平价值内涵的解析
二、经济法公平价值是对民法公平价值的发展
三、经济法公平价值在具体制度中的实现
四、经济法公平价值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规则
五、结语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看待社会公平,是有人类以来就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从法律史上看,公平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与出发点,是法固有的价值标准。经济法的产生、发展,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变迁所至,突破了传统法学体系的理念,实现了法律价值取向的转型。现有关于公平价值的研究,有的仅仅认为公平就是一种起点公平,而不论结果怎样;有的认为公平应是一种结果公平而不谈起点问题;有的仅谈法对社会总体公平的维护而不论个体问题;也有的只是笼统的讲公平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均衡状态,要协调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极为抽象与不具体确明确。实际上,目前涉及公平价值的几乎所有论述中,尚未就机会公平、个体公平与形式公平的关系,结果公平、社会整体公平与实质公平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本文基于构建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法治社会,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法视野下,将公平价值界定为是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以过程公平来追求社会整体公平,体现为规则公平、程序公平和弱者保护,缕析相关问题,力求有利于“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公平价值内涵的解析
“公平”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命题。其古老在于对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公平问题发生,公平始终是一个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法理学的命题;其常新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圈乃至同一个文化圈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和理论。
从公平价值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由形式公平观向实质公平观的演变。任何思想观念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既然从民法到经济法是源于社会经历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变迁,那么具有历史性的公平价值也必会有着演进历史。纵观公平观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公平是由最初的注重形式公平逐渐向追求实质公平演变的。
从古罗马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以个人本位和经济自由主义为依托的形式公平观。在古罗马私法中,对个人权利的绝对尊重是其核心理念,从贫民到皇族均承认权利(力)来源于人民,所以罗马私法将对每个市民的权利及其行使权利的自由进行维护和保障作为其最大、最核心的目标,每个社会成员均有权利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充分弘扬个体利益,以个人为本位。与此相对应,法律便从众多个性中抽象出一种同一的“主体”并赋予每个主体以平等的法律地位,对一切经济主体予以统一无差别的同等待遇,即给予机会公平。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运行呈自由放任状态,仅仅依靠经济机制的自我调节机能便可以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状态,经济自由意味着人人都有参与的自由,法律亦给予每个主体平等的参与机会,强调在对社会利益及负担进行分配的时候,所有主体机会均等,即追求一种机会公平。同时,早期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由竞争的时代,个体的经济影响力小,个体对全局利益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个体利益的增加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具有一致性,即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即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个体利益的保护就等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保障个体公平就等于保障社会整体公平。其对个人利益的保护达到了极至的地步,此时的公平也是一种个体公平、机会公平。可见,罗马法的弘扬个体利益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奉行,使得以个人为本位、保障个体机会均等的法律公平观形成并盛行,这种公平追求一种个体公平、机会公平,即为形式公平。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形成以社会本位和限制私权滥用为依托的实质公平观。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竞相出现,“市场失灵”作为市场机制的先天缺陷明显暴露出来,无限制的自由竞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经济的高度垄断,使得商品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需求,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技术创新也失去动力。垄断企业还通过垄断价格,侵害消费者的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日益受到私权扩张的侵害。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已经不再保持增进上的一致性,以个体本位为基础的形式公平已不适合时代要求,因为“个体主义无节制发展,社会终会‘礼崩乐坏’” 。社会个体作为自利性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体利益会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及社会整体利益,同时,形式公平把法律主体从个性中抽象出来,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导致私权的滥用、恃强凌弱,产生垄断、不正当竞争现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危害到社会整体利益,产生实质上的不公平。有效的市场机制,需要通过立法手段和竞争制度制定竞争规则,确立竞争秩序,即通过公正的制度安排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和对私权滥用的限制。由此形成了以社会为本位、追求以过程公平为核心的实质公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