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拍虎、武松打虎及其他
卜安淳
【关键词】周正龙;武松;老虎;生态;环保
【全文】
周某拍虎之声名远播,在今日中国,犹如因《水浒传》而知名的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之所以声名远播,家喻户晓,主要因为《水浒传》中生动传神的叙述和描写,还因为继《水浒传》之后众多艺术作品对这一故事的不断的再度创造和渲染。周某拍虎之所以声名远播,举国关注,主要因为当今媒体不仅传播方式多且传播速度快,还因为众多媒体受众由被动感知变为主动参与,听读评判,多方扩散,反复渲染。武松的形象创造和地位确立颇费时日,周某的声名鹊起和身败名裂则只在很短的数月之间。造物之惠人和弄人,真不可思议!
将武松之声名确立与周某之名噪一时仅仅归功于或归责于艺术作品和信息传媒,应该只是基于表层化的理解。深一层看,武松打虎之所以受重视受褒扬,是因为其所含有的为民除害、安宁社会的因素首先得到了官方的嘉赏;周某拍虎之受到关注得以炒作,亦因其所含有的环境保护、生态改善之类的因素而首先得到了官方的重视。
据说,孔子说过,“苛政猛于暴虎”。(见《孔子家语·正论解》)但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帝王官员们都是怠于除苛政而乐于除暴虎的。官府重视除虎患,因而历代皆有杀虎的英雄。当然,杀虎者并非皆能成为被人称颂的英雄。如“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水浒传》中亦写得生动有趣,黑旋风李逵在沂水县也很有可能成为武松第二。遗憾的是,那时的李逵已经上了梁山,已经是个“谋叛的人”,已是官府张榜要捉拿的反贼。所以,他力杀四虎不仅没有成为打虎英雄,还差点因此被砍了脑袋。《水浒传》中还写了另外二位打虎的好汉解珍解宝兄弟。他们不能成为打虎英雄则是因为他们的杀虎成果被毛太公父子私下窃取了。从《水浒传》中的这些描写来看,人要成就名声,需要一定的机缘。这机缘的关键首先应该是官方的认定。李逵杀虎没有疑问,但杀虎者李逵是个有问题的人,官员不仅不认可他为英雄,更要惩治他这个谋叛的反贼。解氏兄弟杀虎是真,但官方不认定,官方只认毛家父子杀了虎,于是解氏兄弟不仅不是英雄,反成了讹诈的无赖。
一个人的作为要得到官方的认定,颇为不易,但一个人的作为之所以有得到官方认定的可能,则取决于是否存在官方的倡导。假如官府不重视杀虎除害,不仅李逵、解氏兄弟等人的杀虎行为不会被官方所肯定,武松的打虎之举也不会受到阳谷县官府民众的大肆宣扬和表彰,自然,毛氏父子也不会冒名顶替以窃取解氏兄弟的杀虎之功。所以,官方之重视杀虎是武松打虎声名远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