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大小”的游戏落到实处是比较困难的,不过我们可以拿在美国上市的非美国公司为例进行研究。它们在进行的此种跨境上市活动,由于会受到了美国证券法一系列规定特别是包括私人执行和公共执行,以及提高披露程度等的约束,[16] 从而有必要改革原有的公司治理,降低对中小股东的剥削[17] 。但这种治理方式的变革的确并不是没有回报的。有学者通过对714家在美国和其本土同时上市的公司和4078家不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进行实证比较,发现来自同一国家的跨境上市的公司的相对市值要比非跨境上市公司高。他们称之为存在跨境上市溢价,而且,在美国正规交易所而不是柜台市场等上市,跨境上市溢价更高。在他们进行了多种变量的控制之后,他们发现这种“跨境上市溢价”始终存在。即公司同时在美国上市,从而采纳了更强的股东导向色彩的治理模式后,公司的股份持有者手中的股份会升值。而且,他们对统计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原本对中小投资者保护越弱,公司的跨境上市溢价越高。因为投资者会对公司的这一成功自我挑战给予更高的评价。[18]
这似乎可以多少支持原来剥削中小股东、谋取私利的公司控制者的确会在接受保护中小股东的治理结构以后,获得更好的总体股份受益的观点。这虽然不是这些企业的股份升值超过所谓的“55元”的直接证据,但由于企业跨境上市与否的微观决策的权衡取决于企业自身,从跨境上市企业不断增多的事实来看,似乎这种改革真的具有相当的诱惑力。毕竟,企业重组并不是把硬币翻一面那么简单,费时费力不说,还前途莫测。愿意接受跨境上市的挑战,实行改革,或许真是因为是值得这么做。
不过,最后需要说的是,考虑到企业彼此状况不同,按照股东导向模式重组后的企业即使经营业绩更佳,可能也不能全部归于股权结构的变化。例如有的企业对于资金需求较大,所以改性股东导向后,资金面的需求得到很大满足,从而能极大的提高效率。相比之下,其他企业的状况未必如此,也就不一定具有强烈的仿效动机了。
B想建立帝国的控制者
有的公司控制者不在乎金钱回报,而对建立一个企业帝国有兴趣,或是想通过控制公司来尝试各种高成本的活动,如给不称职的亲属安排要职等。因此,通过提高效率来换取其控制权的办法可能就不行了。且这些低效的企业由于没有给股东回报的压力,所以只要投资回报大于零,就能继续生存。但向股东导向模式演化的压力仍然会在这种企业存在的法域内不断加强。
1、 内部人的政治影响力将不再足以保护他们。
如果企业的拥有者们一直安心于低效的活动,则较之那些追逐股东利益的企业的拥有者们来说,将变得越发的相对贫穷,这就使得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将转移到后者身上。
股东导向模式的企业的成功,将大大的消减对其他模式的企业的政治支持度。这是因为一、有着不断增长的财富的股东阶层形成了一个推动公司治理改革、要求提高效率、防止控股股东榨取私利的利益集团。二、有关股东导向模式的意识形态的趋同,使得建造公司帝国、榨取私利等做法变得越来越让人感到不合理。也就是说,社会价值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那些被控制者把持以追逐个人非金钱回报的公司将变得越来越少。
2、 仍然保有企业和法律保护的内部人们将变得越来越边缘化(irrelevant)
最后,即使这些控制者们可以在任何法域暂时阻止变革。新企业和新产品市场仍然会被股东导向模式所主导。风险投资和IPO都只会倾向于公众投资者得到了良好保护的企业。且对股东的保护措施的建立并不需要触动原有模式的企业,只需另行建立适用于新企业的制度即可。
此外,即使国内法律或国内企业不能给公众股东充足的保护,资本也可以流到其他国家和企业中去。国内的企业如果希望得到这些投资,也可以到相应的海外市场上市。
允许新企业采用新模式,不会怎么影响到原有企业以致损害国民经济。而那些传统的家族控制或者管理者控制的企业将变得越发的边缘化,包括在本国内。
评论:这一段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我们可以借用中国证券市场的例子来说明。我国股市建立初期,主要定位乃是为国企改革解困服务,而现在则上下皆以“保护中小股东”为口号,证监会网站上也赫然写着“保护中小投资者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其说是高层领导人的观念变迁所致,不如说是市场力量使然。投资者既已逐渐醒悟,则圈钱不复易矣。现在,企业只有标榜并表现出自己是会努力保护投资者利益,才有可能顺利的实现融资。种种为发行而准备的企业改制活动,如减少和发行人(往往兼控股股东)的关联关系,也正是朝着企业能实现独立经营、在未来更有效的保护公众投资者等股东导向的方向而进行的。
这种融资能力与保护投资者的努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反映在企业身上,同样也发生在市场身上。美国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保护相对完善,所能吸引的资本量也甚为可观。而中国的股票市场虽然也号称保护公众投资者,却口惠而实不至,以至于出现所谓“边缘化”危机。而当今股指不断下跌,中小投资者逐渐撤资也是原因之一。只不过由于外汇管制等原因,我国国内的公众投资还不太容易流到海外市场上,所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是特别突出罢了。但我国的优质国企纷纷在海外上市,从而拉大国内A股市场与境外发达股票市场之间的差距,却是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他们这么做,既是为了能在更大的范围内筹集更广泛的资金,也恐怕与国内股票市场缺乏保护投资者的名声、会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声誉和前途有关。所以,本部分论述倒也与中国国内现实颇为契合,也很有警示意义。
七、有效的非趋同
不同的
公司法域中的一些有效率的差异一般是适合当地的社会结构的或是基于偶然的产生。逻辑或竞争的力量都很难促使其趋同。但我们仍然能期望其会在长期内走向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