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宪政解读
寇乃天
【摘要】胡适自由主义的性情基础是徽州文化、徽商精神与父母恩亲的人格魅力。胡适自由主义经历了萌芽、结胎、成熟与癌变几个时期。胡适自由主义的理性内核包括健全的个人主义、和平的改良主义、英美宪政模式、实验主义哲学、科学与民主、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独立精神与中立意识、世界主义。胡适自由主义的宪政意义体现为史学价值与借鉴价值两个方面。
Hu Shi liberalism''s personality foundation is the Huizhou culture, the Anhui merchants spirit and the parents graciousness own personality charm. Hu Shi liberalism experienced several times,which are germination period, pregnancy, maturity period, carcinogenesis period. Hu Shi liberalism rational essence including perfect individualism, peace reformism, UK-US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pattern, experimentalism philosophy, science and democracy, suspicion spirit and critique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t spirit and neutral consciousness, cosmopolitanism. Both the reference valueand the history value are the liberalism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of Hushi.
【关键词】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宪政解读
Hu Shi; Liberalism thought;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全文】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之河奔腾向前,冲刷着此岸与彼岸的世界。吾辈抬头仰望历史的星空,数风流人物,灿若星汉。毋庸置疑,中国近现代史,实乃民族救亡史与中华复兴史,亦是风云人物与精英人士的逐鹿史!在那风云际会与硝烟弥漫的岁月里,“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胡适之的自由主义的思想言论风靡一时,深刻地影响时局,“颠倒”芸芸众生的思想;斯人已逝,然其睿智思想横亘不朽,必将穿越历史时空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经济全球化与科技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如何解读胡适的思想,并赋之以价值论的分析,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于胡适的评论文字,俯拾即是,且呈现多元化样态;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初期,再到文革时期一直未曾中断过,直至大陆改革开放,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胡适思想的“解禁”,海峡两岸乃至海内外学者对于胡适的研究日益增多,且更显公允,——胡适思想之研究与解读,遂成为一门显学。对于胡适思想,初步认识如下:其一,胡适思想具有多元性,它既包括哲学思想、文学思想、史学思想、训诂学思想,亦不乏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领域;其二,胡适思想具有复杂性,其思想既受到过国共两党的阶段性肯定,亦最终遭受两党的共同抵触与排斥,因而胡适思想是富有争议的,体现矛盾的特点;其三,胡适思想具有渊源性,胡适本人深受赫胥黎的怀疑精神与其恩师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理念的二元化影响,当然,这主要指胡适的思想受前述两人的影响颇深(胡适在介绍自己的思想时有些许文字阐述),除此之外,其思想当然还有其他来源;其四,胡适思想具有“派系性”,这个所谓的“派系”,便是中间派,——一个不能真正称之为派系的派系,胡适便是中间派系的“思想领袖”,倘若从文人派系上划分,胡适则是新月派文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彰显该派系文人的理性之光;其五,胡适思想具有前瞻性,他以世界主义的情怀倡导吾国国民世界化(原为全盘西化论,后加以措辞与发展改善为世界化思想),以实验主义的哲学理性主张一点一滴地再造文明(此为温和的改良主义者的思想径路,在多元矛盾激化的当时多少有些难以迎合时局之“胃口”),这些观点与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不谋而合的;其六,胡适思想具有务实性,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其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强调问题意识,主张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异议者指出,此为胡适思想的一大弊病,不利于“宏观”把握中国的问题解决,值得探讨);其七,胡适思想具有民族性,胡适作为二十世纪的重要文人之一,其国学底蕴极其深厚,例如,他是“新红学”的奠基人,他在《水经注》方面的造诣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他在禅宗史方面颇有研究,等等;其八,胡适思想具有中立性,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肇始于胡适的自由主义言论,——他一生恪守“为学与为人”的父训(《学为人诗》为其父亲胡传留给胡适的诗,供其习诵),主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以不偏不倚的立场评论时局,至死不渝地高举“自由主义”的旗帜,被誉为“自由主义大师”!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窥得胡适体系化思想的基本脉络与轮廓。本文对于胡适思想的展开式解读,主要限定在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领域,从而将视野加以框限,以避免讨论的宽泛性与肤浅性,规避论题的过大化。同时,文章的解读主要以宪政的视野(但又不限于此)来剖析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现宪政解读的基本特点。
一、揭开自由主义的面纱:与胡适自由主义“亲密接触”
“山下绿丛中,瞥见飞檐一角,惊起当年旧梦,泪向心头落。隔山遥唱旧时歌,声苦没人懂。——我不是高歌,只是重温旧梦。” [①]历史的车轮辗过二十世纪,驶入二十一世纪,重温胡适旧梦,我们如何与胡适自由主义“亲密接触”,而又不至于品得一场惊梦,让胡适依然犹道“声苦没人懂”?这便需要我们理性客观地揭开胡适自由主义的神秘面纱!
(一)性情:胡适自由主义的“人性化考量”
周国平先生曾言:“岁月陶冶性情,绚烂归于平淡。”胡适的性情因素,必然与其自由主义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性情之塑就,又促使我们追溯胡适的悠悠童年岁月,诚如此言所述,“胡适在晚年时仍那样依恋着他的童年。那里蕴蓄了太多的内容,太多啊,水一样悠悠……” [②]
徽州文化与徽商精神在胡适性情上的投影是隐性与显性的二元统一。胡适在其口述自传中的第一章故乡和家庭中,对此有所叙述,——尽管其出生在上海,他坦言,“我是安徽徽州人。” [③]胡适之先生对于徽州文化是有深厚感情与极强的认同感的。徽州文化的精髓部分包括徽商文化。俗谚有云:“无湘不成军,无徽不成商。”又言:“从政要读曾国藩,经商要品胡雪岩。”由此可见,徽商文化是极其富有魅力与影响力的;胡适性情上反映徽商文化的特色,亦在情理之中。徽商崇尚敦厚信义,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群体意识与乡党观念交互作用,又使得徽商“在性格机制上,常形成进取与保守的矛盾统一体”。 [④]徽州文化的另一凸显部分,为徽州学派及其求是精神。徽州学术以徽州经济为依托,自成一派,卓有成效,彰显怀疑与求是的治学理念。维新骄子、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中先后称道“绩溪诸胡之后有胡适者,……”“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 [⑤]胡适性情在徽州文化地理格局下,表现出开拓进取之精神风貌与怀疑求是之治学态度,并隐性或显性地反映在其自由主义的特立言行上。
父母恩亲的人格魅力对胡适的性情之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这是胡适自由主义之性情基础的又一重要因素。胡适幼年丧父,然其父胡传为其遗留了一篇亲自编写的四言韵文《学为人诗》,——该诗首句云:“为人之道,在率其性。”综观斯人一生,胡适谨慎恪守父训,书写率性人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在一个不自由的时代进行着自由主义“左右开弓式”的独特呐喊!胡适三岁丧父,其父亲的人格力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母亲冯顺弟间接输导入胡适灵魂深处的,“(胡适)父亲的人格力量是通过(胡适)母亲传播到胡适幼小的心灵,使胡适终身难以忘却。” [⑥]冯顺弟是个坚毅且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女性;从她身上,胡适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期待,看到了父亲的些许身影,——胡适的母亲,扮演着慈母与严父的双重角色,恪守胡传的叮嘱要胡适勤奋读书,渴盼小胡适早日学有所成,出人头地,“以学为人,以期作圣。”“她集沮丧、悲戚、幽怨、恐惧于一身,但在小胡适身上,她却投下了使他受用终生而不竭的资本:为学与做人。” [⑦]]冯顺弟在其夫死后,周旋于大家族的关系琐事间,并表现出绝妙的待人处事能力,其柔似水,其坚如盘;对此,小胡适是深切感悟的,——这也为其日后的自由主义思想所彰显的宽容精神,提供了基本素因。胡适从他父母恩亲遗传与学到了率性的表达与宽容的处事的原则,因而,其性情上表现出率性与宽容的禀质。率性与宽容,决定了胡适的自由主义是富有伸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