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与行为选择的相关性
樊晶晶
【全文】
法治社会的建立,是无数中国法学人的梦想。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并精辟阐述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但一个法治的社会并不仅仅是去制定大量的法律、法规,法治实现的过程, 要以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对法律的全方位认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一、法律意识和行为的概念分析
(一)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涵义:第一,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正如阿列克谢耶夫所指出的,它是“法的本体的基本因素,即关于法的观念,关于人们的相互关系必须有法律结构的见解,对社会生活中某种法律制度的观点,以及涉及法律领域的社会心理的现象(感觉、情绪)”①,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对法和法律这种特殊社会现象的观点、看法、情感、意志、态度和信念等各种主观心理因素和总和。
第二,法律意识具有个体多样性和社会统一性相结合的特征。前苏联的学者将法律意识看成是社会意识,实际上是否认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法律实践过程中,因主体的差异性产生的法律意识的个体性,也间接否认了因每个不同的个人的个体性带来的社会法律意识的复杂多样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性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群体中又具有共同性和一致性,从而形成了一定社会集团、阶级和阶层的法律意识,这种法律意识是一定范围内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的统一性方面的体现。法律意识兼具着多样性与统一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双重特征。
第三,法律意识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呈现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从法律意识的内容上看,包括人们对法现象的知晓、理解和把握;对法规范和法行为的情感、评价和态度;对法现象的意愿、要求和期待。法律意识的外部表现形式为人们关于法现象的心态、观念、理论,内部表现为,法律意识的各具体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法律意识的结构是不尽相同的,这种法律意识内部结构的差异性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法律意识呈现出质的不同。
第四,法律意识的状况和水平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法律意识的状况和水平总要受到当时的主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主体因素看,包括人的知识结构、世界观、道德素养、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等。从客观环境看,公民法律意识又要受到法律传统、法律文化、法制状况、社会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律是一定社会统治阶级法律意识的制度化形态,法律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中介。此外,人口、土壤、气候等因素,对法律意识也有重要的影响。民族的法律传统对于一定民族一定时期的法律意识也具有十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