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团也能做学术
戴伟;等
【全文】
编者按:
初入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会经历一个尝试摸索的过程,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参与有兴趣的社团组织、建立新的朋友圈、熟悉学校的各种资源,直到开始发自内心的以“北大法律人”自居。顺利地融入组织,不仅仅便利生活,还会带来身份的认同、满足,并为学术发展奠定基础。本版介绍一位来自南大、梦续燕园的优秀研究生。
做社团也能做学术
——记06级硕士田飞龙成为优秀北大法律人的历程
人物简介:
田飞龙,南京大学法学院2002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宪法与国家理论、行政程序法与公众参与,师从著名行政法学家王锡锌教授。他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并在国内多家报刊、电子期刊及学术网站上发表过数十篇法律与社会评论;曾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长、北大法学社社长,筹划和实施“公法的生活化”和“法治与公共政策每周评论”等大型法学学术系列论坛,主创学生专业学术刊物《未名法学》;曾负责北京大学第15届挑战杯资助课题并获“特别贡献奖”。他爱好文学阅读和创作,自编诗集《临海听音》和散文集《象牙塔里寻思》。现为“中国公众参与网”和“北大公法网”学术编辑,《青年文化评论》编辑部主任、执行编辑。
社团:用学术的方式
他初入北大,就任院研会学术部长,后来接手法学社,并完成了对法学社的“复兴”。他说,人有的时候并非必然去选择什么,命运常常带有偶然性,重要的是偶然选择之后却可因一贯的心性而有不依赖于偶然的必然结果。本科时因为不喜欢学生政治,他参与社团活动较少。进北大后在院研会学术部长任上策划组织了三场“法学学术与回应性”系列讲座,获得积极反响,从而坚定了他的“做社团也能做学术”的基本信念。
他说接触法学社也有些意外。法学社前任社长王梦婕做了一个“台湾法与两岸法”系列讲座,他刚参加时就被拉去做了法学社的学术部长,当时并没有犹豫,因为在做研究生会学术部长时就逐渐发现原来做社团也可以做学术。不久他被法学社派去参加ACTC的培训,才知道即将成为法学社的社长。前任社长坦言她接手法学社的时候,法学社渐趋衰落,骨干和经费都处于危急状态。但法学社是院史上的传统社团,如不按程序接任,法学社将被注销。他戏言一方面有被“拉下水”的感觉,另一方面因为害怕成为“社团罪人”而鼓励自己承担责任。他对法学社进行了学术思路的改造:首先,由于学生社团都是人合的组织,他先通过报告、聊天等各种方式挽留骨干,发掘新人;其次,策划活动,筹划和实施“公法的生活化”和“法治与公共政策每周评论”等大型法学学术系列论坛;最后,他组织并主创了学生专业学术刊物《未名法学》,为北大法律人提供思考和发表观点的平台,并希望通过这种学术的方式把法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团结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很艰难,身为社长,有时还会自己去印海报贴海报,做这些普通会员做的工作,但他告诉自己这是在一个困难的时期,一个特殊的时期,并坚持了下来。现在法学社已经有了品牌活动和积极的骨干成员,田飞龙找到了更加优秀的阎天同学做下一任社长。他透露说,法学社已经有了更多的规划,北大法学社1983年成立(与他同年),明年是25周年,正在策划北大法学社25周年社庆系列活动,包括访谈自1983年以来的各任社长,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长为法律界的精英,比如教授、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等,希望能用社团的传统将它们联系起来,如法学社社员聚会、历史回顾并出版一到两本书。他说,北大法学社能够复兴,自己是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