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何去何从 由农村今日之“不孝”想到的
Culture of Filial Piety——to be or not to be
王学文
【摘要】由农村因为不孝引发的问题,思考”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原因,并比较古代于今日“孝”的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以及对如何重建孝文化的思考与学习。论证了为”孝”立法的不现实性,并提出问题予以探索。
【关键词】孝;代际;关系;家庭;老人;宗法;法律
【全文】
2004年寒假之际,我到一农村。在临近过年时,村里一位老人忽然去世,当我得知她去世的原因后,震惊不已,这也引发了我对“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怀疑与忧虑。
这位老人六十七岁,有三儿儿女,都已经分家或成家。她的老伴两年前积劳成疾去世,她也体弱多病,无法自主生活。由于三个儿子都在本村,两女嫁至外村。她老伴去世后第一年她在三个儿子加“轮过”,两个女儿过节时带点食物探望一下。结果第二年,几个儿子,儿媳都嫌弃老人太麻烦,要求两个女儿家也应轮到,否则“不公平”。然而,两个女儿已伺候各自的公婆为由拒绝。老人向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后,愤怒之际,不顾众乡邻的“好言相劝”,坚决托人到镇法院状告其子女“不孝”。经法院审理后判决让老人住村里“养老所”(类似“五保户”),五个子女每个月各自出一定的钱和粮食。判决后,五个子女纷纷责骂老人,“撕破脸”,老人思前想后,终于在某天晚上拿着农药到最近的大儿子家门口喝药,自杀了……
这件事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她的大儿媳更是要死要活了好几天。村里人更多的言论竟然是:“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为子女想一下!”即使一些同样受子女抛弃的老人也感慨:“老糊涂啊,还活几天啊,这么害儿女!”通过村民的“说法”,结合整个事件以及日益频发的类似事件,我不禁对中国向来引以为荣的孝文化产生某种疑虑。
一,孝文化的发展史
晚清曾国藩曾经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近代梁漱溟先生也说: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孝”在中国固然有很古老的渊源和深刻的含义。
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释训》的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说文解字》的解释时,“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父业。”既是赡养父母。根据原典,“孝”的这种含义,形于初周,成于春秋,战国中的儒家所倡导。《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新书 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1) 等等。几千年的“孝史”给“孝”留下丰富的阐述,但归根结底无非表达了儒学思想的核心“亲亲”“尊尊”,具体说就是“幼亲长”“幼尊长”。特别是在孔子的时代,“孝”的概念实际上包含两重意义:对年老的长辈的尊敬与扶养,和对死去的先人的祭祀与崇拜。 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说 :“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很生动地说明人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有德行,越来越有能力,越来越有功劳,因此也应越来越有权,越来越有财富,越来越有尊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