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法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谭敏涛
【全文】
(此文为回答一位大一法学新生的疑问而作)
大学不是学校不给我们时间,而是看我们怎么更好地利用和规划自己的时间。期末考试忽然就觉得比高三还忙,那是因为整个高三或是整个高中我们都在为高考而奋斗着,所以那次高考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虽然这个准备不一定预示着胜利,但至少在每一个曾经为此奋斗的人看来我们是尽力了,青春为此不算张扬至少也是种绽放。
而这次期末考试,是否我们可以回想下自己也是不仅仅为了大学的期末考试而奋斗着,是否也是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去教室多一些,是否书看得多一些,是否教材读得仔细些,是否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践行得顺利些,当这些都是否定或是不完全肯定的回答时,那我们的期末考试肯定是忙的,因为平时我们就没怎么好好看书学习,没怎么好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要是期末考试还不学习的话,那我们怎么对得起自己苦苦奋斗而上大的大学呢?所以有时我在说,大学的期末考试对有些人而言是督促他学习的,至少要让他记得大学——哪怕你平时不怎么学,到了期末考试你也得多多少少学一点,这也算是对得起毕业时哪个"大学生"的称号。至少我们有着专业的学习,并且我们参加了专业课的考试并通过了考试。
若是平日里我们课前把教材上老师要讲的知识不仅仅看了并且还在其他教材或是专著论文上查了相关的资料,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思想去学习,带着对学业莫大的兴趣去听课,那我想至少期末考试我们肯定不至于要熬到凌晨时分,还要早起为考试而临时抱佛脚。我还会说,对有些人而言,期末考试是复习,但对一些人而言期末考试是预习。复习和预习的不同学习态度也就预示着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在上这门课的第一天起就树立好以学习为本的姿态,而不仅仅是为了到时的期末考试再苦苦奋战拿个高分。我还会说,中国太多的大学期末考试只要我们花上最多一个月时间去看书,那最后一定会拿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好成绩,哪怕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学生也适用这一定律。但是,我也还会说,永远不要以大学的期末考试成绩去衡量自己应该把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因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我们是以平日的学习积累而运用知识的,不是以期末考试的高成绩去提升自我的。所以,大学关键看你平日里都在忙些什么,当平日里你已经重视学习,并且在奋力地学习着,那期末考试于我们而言就仅仅是个测验,而且这个测验的水准还远远在我们的能力之下,那我们在期末考试这段时间也就不至于狼狈不堪。
我们可以想想,一个班级的同学,平时都在一起上课,那为什么是四年后的差距还会那么大呢?差距的大就体现在课堂之外的业余时间我们是怎么度过的,是为了未来的律师职业生涯而看名律师的辩护词和怎么写好法律文书还是在网吧里看着最新推出的韩剧,是除了学习法学之外看其他的相关社会科学书目还是在宿舍里随意翻看着《瑞丽》或是《女友》杂志,是不仅仅满足于我们的教材而看其他的相关法学著作和论文还是在大街上随意游走或是散心,是在教室里以自我的理想为导航而学习还是在宿舍里待着却总是说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是什么还是什么,这是个大学之路的选择,更是未来人生方向的清晰抉择,不同的选择预示着不同的道路,大学之路我们可以有多种生活方式,区别就在于我们的理想之路在何方?我们将要以何种姿态抵达你我的理想彼岸,又将以何种的姿态去诠释自我的青春。理想不同所以道路各异,但我们殊途同归的却是都在为心中那个信念行走在征程上,不管这个征程是奋战还是得过且过,不管这个征程我们将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不管这个征程为理想而战还是为文凭而混,信守为了理想而绚烂的奋斗里程,我想,大学该选择怎样的生活和学习道路会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