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饭堂与超市食品质量调查报告
孙章禄
【全文】
校园饭堂与超市食品质量调查报告——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为调查对象[1]
摘要
本课题研究小组采访了七所学校九间饭堂主管,调查十个学校的学生,总共派发了1950张问卷,回收1842份问卷,回收率高达94.46%。此次调查主要有三种获得信息的渠道:一是采访,从对饭堂主管的访问中了解饭堂运作的主要信息;二是问卷,对象是学生,其中主要是对饭堂信息的反馈,及其对饭堂改进的建议和看法;三是观察,本小组成员从外观上对各个饭堂的卫生、价格、安全情况的评价,在观察过程我们还进行了信息汇总,力求做到公正。
本研究小组对各个学校的信息采集基本成功,并对已得的资料进行科学公正的分析。我们将项目分为五个课题,校园超市、饭堂卫生、饭堂员工、竞争及原料来源,这都是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具体方面,我们综合许多因素分析其原理,并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对其提了几点建议。之所以分专题是为了将问题具体化,并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如竞争就关乎价格、卫生等问题。我们还应用了大量数据作为引证,及每个学校的个案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构建和谐校园,学校与学生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学校饭堂和校园超市食物卫生工作也做了很多,食品价格尽管比校外要高出一点,但并未滥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先天垄断地位“鱼肉”学生,价格不会高得离谱。但是学生对学校饭堂和校园超市具有自觉不自觉的排斥,有些矛盾固然不可避免但解决机制没有得到很好宣传从而影响机能的发挥。
引 言
什么是和谐社会呢?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作家兼商人的张贤亮对和谐社会有一通绝妙的分析: "和"字拆开是"禾"和"口",也就是说,老百姓能填饱肚子.但如果假劣食品充斥市场,人民消费安全得不到保障,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因此,食品安全是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定的大事,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的“食品安全”议案竟达20多件,虽不是最多的,但也是名列前茅。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老百姓对食品的各方面要求都提高了,老百姓的观念已经从“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转变到“家家户户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准。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饭堂食物中毒事件也频繁发生,如湖南省学校食物中毒人数5年内(2000年10月1日-2005年9月30日),全省共接到学校集体食物中毒报告61起,中毒人数3722人,中毒死亡2人。据教育部的消息,2004年全国共报告108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其中,4921人中毒,6人死亡。2006年9月11日麻城发生学校食物中毒事件 107名学生入院治疗。广州大学城也不例外。2006年4月12日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发生了学生急性群体性胃肠炎事件,共有258名学生及员工入院。类似的事件能列出几十页纸,先在此打住。食品安全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学校的连这基本卫生工作都不能做到位,校园和谐将无从谈起。学生也经常会采取一些积极或消极的对抗方式,比如集体罢餐。每年的3.15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高校都会有规模大小不一的罢餐运动。2002年11月26日,6000多北大学生因为公寓食堂“价格贵,质量差,份量少”而集体罢餐。平时也有很多同学抵制饭堂的饭菜到校外就餐。我们这份报告也显示,学生压倒性地对学校卫生表示不满意。所谓和谐,即和睦相处,学生与学校的敌对情绪没有消融,构建和谐校园谈何容易!那么学校饭堂的食物卫生工作到底做得如何,学生对此满意程度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