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主立宪强调的是党与民众的关系,执政党与监督党的关系;党委立宪强调的是党内关系,党内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党委与党员的关系。而且党委有广义狭义之分,所以,笔者不赞成党委立宪的提法。
党委立宪的重点在党内,实际上是党内立宪。但是,党内的建设如果没有党外民众的推动,没有
宪法从外部实施制约,实现党内立宪也是不可能的。陈绪平说:“与其考虑‘党内普选与分权’,不如考虑采用‘党主立宪’。党的建设是党内问题,‘党内普选与分权’,试验难度大,容易引起混乱,导致政局不稳,有中断的可能。”[vi]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六、党主立宪不是一党立宪
有人将明确党权、制约党权的主张概括为一党立宪。[vii]笔者以为,这种概括也不是很确当的。同党委立宪一样,一党立宪忽略了党外有党的现实,忽略了各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制约与监督。尽管一党立宪的主张与党主立宪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为了保障各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监督职能的法定化、程序化、宪政化,笔者不赞成一党立宪的提法。
现实本来就不是一党体制,而是多党混合体制。实行党主立宪制,就是要将“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十六字方针具体化、实际化、公开化、法律化、程序化,这就更不是一党体制了。
七、党主立宪不是将错就错
长期坚持党政分开并最早反对党主立宪的邸乘光认为,党主立宪是将党政不分的现状法律化,完全是将错就错的思路,没有可行性。[viii]
笔者以为,邸乘光的批评是不确当的。所谓将错就错是指不仅不改正错误,反而借口错误已经发生无法挽回,索性顺着错误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党主立宪决不是将错就错。
汽车将行人撞成重伤,司机不仅不抢救反而驱车再撞一次,将行人撞死,这是典型的将错就错。医生将病人严重骨折、破损的伤腿锯掉安装假肢,是尊重现实,而不是将错就错。
毛泽东违背了自己的新民主主义,将直接党主制发展为极端党主制,这才是将错就错。
党主立宪立足现实,虽然不完全否定已经产生的党主政体,但是不赞成继续强化党主政体,反对恢复极端党主政体,主张将民主政体与党主政体结合起来,作为实现民主宪政的一种方法,这怎么能被定性为将错就错呢?
如果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说成“将错就错”,那么,我们今天只能“将错就错”。即使不搞党主立宪,而是用别的方法寻求民主宪政的道路,也要“将错就错”,因为历史上已经发生的错误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即使实现了真正的党政分开,也不过是间接党主制而已,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最初理想,能否实现宪政就更难说了。
立足现实的党主立宪如果也算是“将错就错”的话,那么历史上的任何改革甚至革命恐怕就都是“将错就错”了。
尧舜禹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宗主制,是一种令我们羡慕的和谐政治制度。然而禹的儿子启通过暴力手段废除了这种制度,建立了强势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大错。商汤革命推翻了夏桀的暴政,当然是好事,但是也没有恢复“宗主共和”的政治制度,只是建立了弱势的君主分封制度,也可以叫“君主共和”制度。这是不是也叫“将错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