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古斯塔夫·佩泽尔的《法国行政法》(廖坤明、周洁译,张凝校)稍稍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但这本小册子只是教科书的一个纲要。
例如,法国的“公务理论”曾经激发中国学者提出“中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这一命题。参见应松年、朱维究、方彦《行政法学理论基础问题初探》,《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这一命题后来又引发出管理论、控权论和平衡论的争鸣。
关于英国行政法晚近发展的介绍和讨论,参见张越《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何海波《司法审查的合法性基础:英国话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直到近年,罗豪才教授组织翻译了几本外国行政法的经典著作,对外国行政法理论渊源的了解才有所加深。其中包括:德国奥托·迈耶的《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法国奥里乌的《行政法与公法精要》,龚觅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狄骥的《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冷静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英国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美国理查德·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宋华琳《中国的美国行政法研究--一个学术史的概观》,《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于安《外国行政法学在我国的引入和利用》,《政法论坛》2006年1月。
例如,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张小也《清代私盐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年第3期。这几个作品似乎都算不上行政法学,但对于理解当前中国行政法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失启发意义。
张晋藩主编《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蒲坚《中国古代行政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张晋藩、李铁《中国行政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国平《明代行政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1991年博士论文)。
何勤华教授注意到,由于当时中国缺少重要的行政法典,民国时期的著作“基本的模式都是先介绍论述行政、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内涵,行政组织、行政作用(行政行为是重点)、行政救济等的基本原理,然后运用西方行政法理论来具体阐述中国在五权
宪法的体制下各个行政机关的组织和功能(行政法各论部分),象其他学科那样依据法典的条文作一条条的释义的作品几乎没有。”何勤华《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
罗豪才《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公法理论创新》,载《行政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
由于本人未见多数原书,而主要依靠参核各种文献、索引,故在备注栏分别标明图书的保存信息或者资料来源,以供查核。
其中,“资料选编”,为法学教材编辑部行政法概要编写组《行政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4年;“总书目”,为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法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大词典”,为陈兴良主编《中国法学著作大词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国图”、“上图”、“北大”、“人大”等,分别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人大图书馆等经电子检索显示的藏书。“何勤华”等人名,分别指何勤华《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
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738页;皮纯协主编《行政法学》,群众出版社2000年,第315-317页;田涛、李祝环《清末外国法学引进书目》,“附录:清末外国法学引进书目”,《中外法学》2000年3期;叶必丰《二十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回顾与定位》,《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俞江《清末法学(1901-1911)书目备考》,未发表。
资料来源分别参见:《中国法学家词典》,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篇“行政法学的拓荒者:浅介几本中国早年的行政法教科书”;何勤华《二十世纪百位法律家》,法律出版社 2001年;何勤华《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邹荣《校勘前言》,载范扬《行政法总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邬纪明《武大老教师著述及相关资料篇名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