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宪法学人的独特思考——读张千帆先生《依宪论道》
庞从容
【全文】
作为国内出类拔萃的宪法学者张千帆先生,在推出了好几本广受关注与好评的大部头著作之后,他的第一本随笔集子《倚宪论道》问世了,而在他看来,较之于“洋洋大观、引经据典的大部头”著作,要写好这种没有脚注的随笔,更需要个人灵感,同时也更为困难。
困难虽然存在,并不表明作者没有能力做好。虽然张千帆先生自谦是一个“对于有问题意识但没有什么理论灵性”的人,但是,读完此书,我的结论是:这本书其实已经达到了我这样一个作为普通读者对随笔——确切的说是学术随笔:思想性与可读性兼顾——的预期。
《倚宪论道》一共收录了37篇文章,作者将其分类为理论篇、学术篇、政治篇、法治篇、制度篇和权利篇,张千帆先生的解释是除了理论篇和学术篇外,其余的各自对应
宪法的一个实体原则。我个人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张千帆先生在为我们提取的思考中国宪政问题的几个关键词,提出了一种研究中国宪政的框架。当然,这样的分类没有严格的标准,因为这六大类问题其实是一个互相渗透、相互促进、不能分割的关系。
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这本书可能更容易一些,虽然张千帆先生称绝大多数文章由于“都是针对具体事件有感而发”,“多少会给人一种杂乱零散的感觉”,其实,这些看似杂乱零散的,缺乏系统的文字背后,张千帆先生对中国宪政事业的热爱、对学术批判立场的自我坚守以及对中国宪政时代到来的期待一以贯之,他的思考主题可以概括为:关注中国
宪法的现实,探索中国的宪政之路。
自
宪法诞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上一直这样写着: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
宪法是母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但是这些响亮的语言似乎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只是“通向乌托邦的通行证”;在现实中,
宪法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
宪法一方面被经常滥用,一方面被普遍忽略,因此,张千帆先生一再重申“认真对待
宪法”:
宪法必需被赋予法律的直接与实际效力,
宪法只有在运行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而
宪法如何得到有效实施?张千帆先生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认为,首先要对现行的
宪法文本进行反思,为
宪法实施清除文本方面的障碍。他在“
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一文中指出:现行的
宪法的主要问题不是规定的太少而是规定的太多,规定的太多而无法实施,反而丧失
宪法的尊严与权威。既有的
宪法文本存在着与普通法律、国家政策和政治纲领没有严格区别的缺陷。而标准的
宪法文本应该包括且只包括对个人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结构的规定。其次,张千帆先生对如何从制度上保证
宪法的实施与效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
宪法审查制度与
宪法司法化问题,倡导建立中国的判例法制度、人大的职能如何完善等。张千帆先生对于中国
宪法的性质定位与夏勇先生的观点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即中国
宪法应该实现从“改革
宪法”向“宪政
宪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