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学就业率排名,大学无法承受之重!

大学就业率排名,大学无法承受之重!


叶晓辉


【全文】
  最近,新闻媒体的报道: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话题再次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
  当下那些有着“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面临大学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而“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居然越演越烈,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如此尴尬的局面? 此时,看见吴越君的一则博文《“最牛”大学排名即将到来:先看四川大学生就业报告》,大学以就业排名,是高校的痛啊,也是大学无法承受之重!
  刚结束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随即就启动08届应届毕业生的指导就业工作,大学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还是招来无情排名和一片非议声,甚至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教育部就提出“要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年度招生计划进行适度硬挂钩”,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布各高校的就业排名”,并发出:“就业不好的学校评估必须考虑是否通过”、或“就业不好的专业就必须停招”一顶顶紧窟咒向大学套来,此时此刻,就业率便是学校(包括学校的专业)生存和发展的“脸面”,各高校不得不把就业率将其作为考核院(系)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不仅由此心生感慨: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发展的考核指标,压给大学,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大学的责任等,这是不合理的,也是大学无法承受的。
  虽然从上到下希望,让大学生都能就业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大学”之“大”不在“就业率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停招就业率低的专业”般的话语背后,我们看到干涉大学办学自主权,漠视大学身份定位、特色定位的“过度行政干预”的中国高校特色。“停招就业率低的专业”、“缩减招生人数”、“不能通过本科评估”等之话语,不仅不客观,更是有悖大学精神。大学之大非大楼,而在于大师。”同样的道理,“大学生之大非就业率之大,而在于得遇大师,大开眼界和人生之境界,”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显然不等于职业教育,大学更不是职业培训班。
  把大学生不能就业,统统都压在大学教育和扩招上,这不利于大学的教育和发展。
  向社会公布大学就业排名,势必会影响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时,为了保证就业率“达标”,必然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保卫学校声誉,从而稳定或扩大招生规模;二是受到内部管理的压力,涉及经费划拨、招生名额分配与教师考核等方面。其虚假的程度,也和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差不多了,只是各自心照不宣,所以,在高校“就业率”概念自由裁量、“就业率”数字注水不断的现实图景下,到最后,真正“就业率低”的怕也只剩下人文社会类的那些文、史、哲类长线专业和难以一下子“兑现”物质财富的理工类基础科学,如果真被所谓的“就业率”这样的刚性尺子下裁掉了这些传承历史、延续文明、丰盈社会的专业,“大学”还能称之为大学吗?
  实际上,“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观念问题,更是社会相关制度结构性缺陷所致。实际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多的是劳动就业部门或劳动力市场作用的领域,大学教育其实只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一个环节,从一般意义来说,教育部门只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就业需要提供合格的毕业生,而不是包办大学生的供-产-销(就业)全过程。 况且,大学生就业难是政府和市场、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仅让大学来承受这就业的重担,大学如何担当?!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