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上这些,我实非否认今日尚存师道,我尊爱吾师,一些学生对我也颇尊重。我也深知余君之意是有感于今日一些人不尊师重教还要以西哲之语为借口。但我等以教书为业而被称或自称为师者,自己更当重视为师之道。
孔子强调来学而不往教,师道之尊严,在师者自身。
两帖文字其实依然未能达意。师道如何才能尊严,在今日社会已成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为师,同样存在于为官。为官者也思想着尊严,但官道之尊严可能更成问题。
关羽张飞之为将,诸葛孔明之为相,不仅实有其为将为相的本领和才华,而且实有其不得不为将为相之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乱世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乱世英雄之所以能获得人们的尊重以至景仰,原因应该在此。但和平时世,人人皆思想着为官作宰,人人皆有可有为官作宰,得以为官作宰者要得到受尊重受景仰的殊荣,就比较艰难了。汉时,官员进升之法是官员荐举,官宦世家遂得以使自己的子弟世代为官,祖宗的荣耀一时能显亮子弟的乌纱,但时日一久,滥竽渐露,官道之尊严必然丧失。于是,秉承学而优则仕之先师古训,隋唐官方改荐举为科举。学文习武,比试择优,优胜劣汰,为官者因而重获尊严。但科举也有流弊,弄到大批只解章句、不通世务的人为官作宰,官道之尊严又复败坏矣。今日之为官者既不似关张诸葛之由战争选择,又不仅欧阳二苏之出于科举,GTP虽是硬数字,惜百姓不解其奥妙,MTP可做新改革,惜治下难晓其意趣。既然为官为民或管人被管皆出于人为之安排,为官与为师一样,尊严难免成为问题。
择师问题不解决,师道难以尊严。这与择官问题不解决官道难以尊严应该是一样的。
上面的文字在我的博客上贴出后,得到许多博友的关注,或赞同或商讨,对我启发很大。周永坤教授指出,“唯真理是从”是人的尊严的体现,“唯老师是尊”是对人的尊严的否定。他感叹这在启蒙时代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不知何时又成问题了。是啊,先哲早已明了且阐述得很清楚的道理后人往往会遗忘,所以教学才是一个恒久的人生需要。尊重真理体现的才是人的尊严,这种道理可能是尽力要求学生尊重自己的教师没有理解到的。当然,尊重真理与尊重教师之间本不抵触,一些学生的不尊师亦并非因为过于热爱真理而无暇。所以,一些教师光火可能并非出于学生的不尊师,而是因为学生的不认真学习。对于这一类的教师忧心,撇开各类具体的事例来看,我们是不仅不能指责,而且应当同情的。
但师生之间,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相互为对方着想。应当师为生考虑,生为师考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国学生自幼被要求服从教师,学校和社会皆养成尊师不爱生的惯习(这是就师生之间而言,若在官员与教师之间,学校和社会又皆是尊官不重师的),或者认为严即是爱,学生被严管,甚至要求学生的课姿必须严格端正。其实,训练步调一致的整体精神专有操练课,知识课堂最忌严格限制学生坐姿之类。学生听课时姿式神态各异,有点议论交流,是相当正常的。对于教师的讲解阐述,也应允许学生选择性地接受。学生各各不同,对于相同的知识或理论,有已明者,有未明者,有必需者,有不需者,不必强求其注意和接受。并且,我们还不能排除这样的情况存在,即教师的知识理论水平部分(甚至很大部分)地落后于学生,但按教育教学管理要求,学生不得不到课、作业和考试。这种情况下,学生能按要求到课、作业和考试,作为教师应该感激学生的宽容,而不应自我感觉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