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下第一考”:又逢一年“公考”时

“天下第一考”:又逢一年“公考”时


胡健


【全文】
  今天上午9时,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笔试将正式开始。曾是“公考”过来人,又逢一年“公考”时,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据媒体报道,今年的“公考”通过报名审核人数达80万,竞争比例平均为1:60,超过2007年1:50的竞争态势,有的岗位甚至达到了1:3592。中国社科院的统计显示,2004年应届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比例是2.02%,2005年下降到了1.4%,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1.1%,2007年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毕业生则不到1%。这个竞争可不仅仅是激烈了,简直有点惨烈乃至悲壮了。
  “公考”的招考者大多数是“国”字头、中央级的单位,办公地点不是中南海、大会堂,就是某总部或者某大院,加之地处首都,手中握有宏观决策、定规立制乃至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的权力,在政治权力尚未“去魅化”、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酝酿、权力运作尚未完全“阳光化”的民主政治建设初期,自然还带有不少神秘的色彩;加之不少国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内心向往和“传统”继承,在大学扩招、竞争激烈、就业趋难的现实推动之下,“公考”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学生追捧的考试重点和求职热点,甚至超过了白热化的司法考试,被不少人称为“天下第一考”。
  对于当前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公考”不仅仅是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其实也是一个国情标杆和民意测试,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对“公考”自然也有截然不同的解读。
  有人说,“公考”之热反映了中国大学生的浮躁心态,因为在西方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一流的人才都是去创业,二流的人才采取从事行政管理,如此之多的人对“公考”趋之若骛,是创业精神的缺失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有人说,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荼毒了大学生幼小脆弱的心灵,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大学生依然将机关的“铁饭碗”作为就业的首选,这是对权力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作为“公考”过来人,笔者不能完全苟同。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人获得了自由竞争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力,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何去何从自己说了算。虽说“不包分配”增加了读大学的风险,现实中也有不少农村的父母感慨“大学不如不读”,但对大学生而言,打破保险带是自主选择必要的代价。无论选择机关还是企业,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和自身能力的证明;“公考”和企业形形色色的考试一样,对于考生而言,都是就业的门槛和机遇,本身没有优劣之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待遇并不算高的公务员成为热门职业,还有几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职业稳定,二是保障健全,三是权力“预期”。职业稳定的背后,是公务员管理“进也难出也难”的现实悖论,难怪有人感慨,招考一个合适的大学生不难,想开除一个不合适的公务员很难。流水不腐、户枢不蠧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过于稳定且缺乏竞争的公务员管理机制,并不利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公务员素质的提高。与公务员的保障健全相对应的,是社会其他职业群体保障的不健全,这就有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和执法不得力的原因,也有部分企业唯利适从,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法治意识。倘若所有职业群体的保障,包括医疗、养老、住房等,都能比照公务员群体,那么大学生创业的热度或许不比参加“公考”来得低。再者就是权力的“预期”,招考岗位的冷热不均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佐证。从宏观上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深入,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也在进程之中,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的变动,微观上对身在象牙塔留心社会动向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公务员身份可以获得的权力预期,自然是个不小的诱惑。而随着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毫无牟取私益的权力交换空间,考生的心态自然会慢慢端正,“公考”也会随之渐渐“降温”。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