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舆论权的功能分析

  2、舆论维护和促进国家权力间的均衡。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是基于防恶的必要性,“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以使三者相互制约并达到动态平衡。但三权分量是不相同的,行政权最为强大。行政权掌握人事权、执行权、军事权,直接和公众打交道。公众个人的希望和恐惧主要地指向它,政府的好处,以及政府的恐怖和威信,也都是主要通过它表现在公众眼里的。在古代社会,行政权处于至尊地位,立法权、司法权都作为行政权的婢女。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议会享有独立的立法权,全部或部分议员由民众选举产生,代表着民意,因而得到舆论的支持。所以议会没有屈服于政府的压力,而且在初期还曾权倾一时,如在英国出现了“议会至上”时期。相反,得不到舆论支持的议会是软弱的,行政权会走向专制。例如新闻舆论权异化的国度对新闻的管制权力大多集中在政府手中,切断了立法权与舆论权的血肉关系,随之便轻易地将立法权控制在手中。密尔早在19世纪中叶己经敏锐地看到这一点:“除非负责制约行政的各政府机关得到这个国家有效的舆论和感情的支持,行政总是有办法把它们撇在一边,或者迫使它们屈服,并且有把握可以获得对它的这种行为的支持。” [6]
  3、舆论权影响政治决策。政治家将舆论视为一种既存的社会力量,因此,任何政府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到舆论的制约作用。新闻媒介通过对某些问题大量报道和着重渲染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并形成舆论的压力,可以促使政府把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在1963年伯纳德•C•科恩,认识到了这一功能,他曾断言:新闻媒介“在告诉读者怎样想这点上大多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后人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确定议程作用。” [7]美国政治学家西奥多•怀特认为:“美国新闻界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力,它设定了政治讨论的日程,而这个所向披靡的权力几乎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舆论权还会对政策的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甚至左右政策的执行。舆论之潮,浩浩荡荡,顺之则存,逆之则亡。顺应民意的政策,舆论予以支持、推动;反之,舆论予以反对,阻止。历史上有许多政策因舆论反对而无法执行,有的虽然强制执行也事倍功半。现代的新闻媒体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舆论生成速度大大加快,舆论对政府政策执行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提高。
  4、监督功能是舆论权民主政治效应的主要表现。对公共生活的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题中之义,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保障。监督是监视并督促之意。舆论本指众人对某些人的评论,表达对恶的遣责和对善的赞扬,督促人们弃恶从善,实现社会和谐。早在原始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就出现了。罗伯特•路威曾指出:在一些原始民族那里,如果谁做了不道德的事,其他成员会涌到他的屋里,组织正式的嘲笑或笑骂,令他悔过自新。 [8]舆论权的监督功能是其民主政治效应的主要表现,是指舆论对政府官员和政府行为这些特定化对象的监督。中国古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英国报人约翰威克斯在《北不列颠人报》创刊号上声明:“批评政府是每个报人的神圣天职” [9]197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P•斯瓦特在演讲中首次从法学角度提出“第四权力理论”,他认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目的就是保障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媒体,使其能够成为政府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以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发挥制度性功能。有学者将其理论称为“监督功能理论”。舆论监督是市民社会制约政治国家、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的重要形式。民主虽然表现为多种制度,但缺少了舆论监督,民主将会不知不觉地走向专制。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提升舆论权的制度化水平,促进信息公开和新闻自由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信息公开法,构建信息公开制度,将有利于形成透明政治和阳光政府的基础,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的环境和廉洁政治的局面;制定新闻自由法,培育相对自由的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将有利于实现政治监督,保障政治昌明。 [10]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