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流浪者的权利与国家权力

参见富勒:《法律的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25页。
参见周安平:《优胜劣汰与优胜劣汰——人类生存竞争规则的道德底线》,《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
参见若兹·库贝洛:《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参见林喆:《“行乞权”的法理误区:兼评“法无明文禁止之处即可权利的推定”命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参见若兹·库贝洛:《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212页。
若兹·库贝洛:《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985年冬天,露宿街头的人们饱受寒冷的折磨。为应付这种局面,纽约市政府命令把无家可归者、流浪者和被遗弃者全部集中起来,然后带到城市的指定居所。不想这项善意的举动却受到了某些无家可归者的强烈抵制,其中一位流浪者面对记者采访时高喊“自由”,而另一位黑人流浪者在新闻媒体中强调“我们享有权利。参见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若兹·库贝洛:《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参见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参见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参见H.L.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据出席研讨会的一位高淳检察院的领导在会上介绍,即使是肇事司机也是强烈要求确定其赔偿责任,以摆脱这种不确定的生活状态,恢复其固有的正常生活秩序,而检察院正是在肇事方的这一请求下才发出检察建议的。。
参见刘志强:《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群体性事件说起》,《广州大学学报》2006第3期。
参见若兹·库贝洛:《流浪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