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十年磨一剑 风雨上市路——建行IPO的晴与阴

  至此,建行上市已成离弦之箭,势在必行。
  当制度障碍一一扫除之后,建行开始了雄心勃勃的上市计划。但是建行的上市之旅却似乎注定不会一帆风顺。2004年沸沸扬扬的中国人寿事件、《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近乎苛刻的内控要求,以及承销商之争使得建行上市的前景蒙上了诸多阴影。然而最具爆炸性的莫过于2005年3月轰动一时的张恩照事件,以及其后郭树清的临危受命。在临近上市之时发生如此大的变故,给市场造成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但同时也显示出了监管当局坚定的改革思路。其后的建行改革主要围绕公司内部机构的权利分配和制衡,以及引进战略投资人来进行总体布局。
  2005年3月22日,郭树清在上任后的首次建行党委会上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党管干部不是党委书记一个人管干部,也不是党委跨过高级管理层去管干部。过去由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直接主管的人力资源部,今后划归行长管理。同时还明确,公司内的 所有行政部门包括监察室,都受高级管理层领导。与这一决定同步,郭树清结束了建行原来党委会与行长办公会实际上“两会合一”的制度,改为两会分开。在此后的建行一系列内部会议上,郭更多的强调公司治理。4月27日,郭树清在建行分行行长座谈会上指出建行虽然初步实现了‘形似’,但距离‘神似’还有很大差距,并表示还要加大工作力度。
  最初建行将在纽约上市作为其中一个考虑,但最终只选择了在香港上市,2005年9月,建行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国国际金融、摩根士丹利及建银国际金融为其上市保荐人。顺利通过港交所上市委员会聆讯后,建行IPO的全球路演活动也随后开始。在获得香港联交所上市批准后,建行开始了海外上市的预路演。预路演期间,承销商的分析师们一共与世界各地的350家机构投资者沟通,向他们推介建行股票。最终,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超过了190亿美元。
  2005年10月5日,建行开始在香港正式路演,并于14日至19日到欧洲和美国进行路演。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吴长根介绍,由于路演期间建行的管理层表现出色,使得总体下单率达到了83.7%,其中亚洲92.7%、欧洲86.7%、美国75.0%。19日招股结束,建行发售国际部分的需求超过600亿美元,获得 10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行部分需求超过170亿美元,获得42倍超额认购。20日,建行IPO价格最终确定,每股2.35港元,市净率为1.96倍。在国际资本市场,衡量银行股价值的重要指标是市净率而不是市盈率。建行的市净率已经超过其战略投资者美洲银行的市净率(1.6倍左右),与汇丰的市净率(1.95 倍)差不多。目前国内A股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大约是2.2-2.3倍,建行与之接近。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