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员工博客对商业秘密法的挑战
The challenge of Employee Blogs to Trade Secrets
黄文旭;王珺
【全文】
继E-mail、BBS、ICQ(中国的QQ)之后,互联网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Blog。Blog被音译为“博客”,指的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网络传播方式,任何人借助互联网,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信息内容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客技术改变了交流的主体、时间、方式以及信息交流的原因,因此大大促进了交流。博客作者中理所当然包括企业的员工。与以往科技进步对法律的挑战一样,博客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对法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保密为基础的商业秘密法必须对此做出回应。博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对知识产权、名誉权、言论自由的影响等。本文讨论的则是员工的博客对商业秘密法的影响。博客技术使以前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因而突显了在建立商业秘密法律制度时容易被忽略的某些问题。
一、员工博客与商业秘密法理论
(一)博客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
博客的出现得益于网络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该技术事实上消除了准入障碍而极大地改变了出版业。[1]与前因特网世界不同,现在人们只需通过家中、工作地点或网吧的电脑便能登录无处不在的网络,而且博客的使用非常简单,博客服务提供商(BSP)的网站使不懂网络技术的人也可以使用博客。因而,现在很多人都可以在博客里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和思想迅速传遍全世界,而以前这只有少数人能做到。2002年以来,博客在中国大陆增长了30多倍,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的博客作者(blogger)达到1748.5万人,博客空间量亦达到3374.7万个,而且博客的这种高速增长势头将持续下去;据保守估计,未来半年里,中国至少将新增220多万的博客作者。这些博客作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研发类等技术含量高的从业者。[2]
本文所关注的是博客技术对员工“与谁、何时、怎样”交流所产生的影响。随着界面友好、廉价、易于访问的电子工具的使用,能够对外界 “发言”的员工数量大大增加。这些电子工具还允许“实时”发布信息,使拥有博客的员工成为“突发新闻”的报道者。随着3G时代的临近,带宽瓶颈制约的解除,移动博客也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届时,员工可以随时随地用自己的手机在博客上发布信息,相应的,读者的数量也得以急增。《中国博客调查报告2006》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中有超过60%的人浏览过博客,博客读者达到7556.5万人,其中,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5470.9万人。新的软件和服务能够快速且容易地识别和组织读者感兴趣的博客,从而将大量资料变为有用的信息。简易信息聚合(“RSS”)和类似的服务消除了定期搜索的时间和努力,新信息一发布就能自动更新。便利、可靠的电子储存功能可以对文件进行长期存档,从而使博客读者可以长期查阅并复制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