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仅将住宅权限定在那些有能力获得住宅者拥有住宅的权利,以及保护其住宅免受任意干涉,那么至少从道义上讲,证明住宅权的正当合理是有难度的。换句话说,片面强调对自由权意义上的住宅权的保护,对于无家可归者来说,可能只是意味着“流浪”的自由、不安全和没有隐私的自由。因此,从保障实质平等的要求出发,行政法不仅应当保障传统自由权意义上的住宅权,也应当保障公民享有“对住宅”的权利。例如,西班牙
宪法和荷兰
宪法都规定,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获得适当和足够的住房,以保障公民个人的隐私和家庭生活。法国在1990年通过“罗伊·贝森”法案,其宗旨也在于确保所有阶层都能获得住房,并特别规定政府各部门有责任制定住房计划,以保证下层人民的住房权利。瑞典政府的住房政策规定:“享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宽敞的住房条件是国民的社会权利。”② 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1条规定:每个人有为他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物和住房的权利,各缔约国有义务采取适当的步骤保证实现这一权利。
公民“对住宅”的权利,意味着个人有权享有对最低程度的有尊严的生活所必需的住宅。能否将自由权意义上的住宅权扩张到公民“对住宅”的权利这一社会权并获得保障,反映了国家保障公民的“首要”人权——生存权的态度。就中国人的生存权而言,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在目前房地产价格虚高不下的情况下,普通百姓要住上舒适的住房还比较困难。因此,按照
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住宅权的义务,已不能仅仅限于不侵犯公民住宅权和防止公民住宅权受侵犯的义务,还应包括满足的义务,即国家应向那些确实无能力购买住房的人提供适当的确保其能安全、和平和有尊严地生活所必要的住房的义务。为保障每个人都有一个稳定的家,就必须保障每一个没有住宅而需要建房的人能获得建房所需要的宅基地,如允许中下阶层的建房者通过住宅合作社的形式向政府申请建房所需要的“宅基地”。另外,国家还负有从整体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每个公民尽快地获得足够的住房的义务。根据这一义务,国家有义务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控制高房价、挤兑房地产泡沫、向房地产开发商获得的暴利征收高额税收等,使更多的人容易获得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住宅。因此,就如何强制政府履行上述义务,以保障无家可归者“对住宅”的权利而言,我国目前的行政法是严重滞后的。
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界定这里的“无能力购买住房者”和“无家可归者”?鉴于一般情况下前者都包括了后者,因此,国家应优先保障无家可归者“对住宅”的权利。但是,“无家可归者”在西方国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概念,无论是从地点还是从时间的边界来看,人们都有不同的认识。就地点而言,有人认为“无家可归者”是睡在紧急避难所,或者睡在通常不作为住房使用的地方,如汽车、废弃的建筑、地道、公共汽车或火车站、蒸汽炉、门口、海滩、山洞、树林、公园、桥下等;另一些人认为“无家可归者”还包括那些住在朋友或亲戚家、危房、监狱、旅馆的单人房、流动工人居留处的人。就时间而言,有人认为“无家可归者”应包括因为受灾或者因被驱逐而短期睡在非常规的或者临时的环境中的人;另一些人则明确将“无家可归”定义为通过相当长的时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且这种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长期现象。人们往往根据各自研究目的的不同,对时间和地点之边界作出不同的描述,因而就出现了“无家可归者”的不同定义。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定义,它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居住地是临时的或不稳定的;二是这样的居住状况是长期的而非短期的。③ 因此,我国将来界定“无家可归者”的范围时,也应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