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们是什么?——以法学本科生为观察视角

  思想是不喜言语的,但是确实人类中最深刻的物质。在我看来,思想如同一种文化,是积淀后的精华。思想如筛子,去走了一些,保留了一些。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的交流异常快速、便捷,思想的交锋和碰撞与日俱增,我们的思想面临着举世从无的考验。
  在法学的界面,我想以法学移植、继承,法律现代化的本土论、外部论等为例。【6】其实从历史的层面看,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现代化或西方化的过程。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只要简单的回溯过去、观察现在、放眼未来就可以察觉到这一个命题的存在。在一个内困外压的形式下,我们在别人不断的催促下,不断的鞭打下,一直试图通过简单的接受和单纯的引进化解大好形势下的不被关注的“问题圈”。作为一个法学学人,只要稍微翻阅基几本材,阅读众多的法条:为什么我们在经历了快速和庞大的立法后,司法的进程为何缓慢和不令人满意呢?为什么我们在关注“问题焦点”的时候,在城市化中忽视了农村环境?
  这就是一个思想的问题,就如同笔者所论及的——“思想是野马”一样。我们的思想应该到了需要洗礼、检点的时候了,但是这不是说我们的思想是错误和不对的,这从哲学的角度就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我们的思想是如何的?很少有人会思考或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这也与我进来读十七大和看邓正来疑问有很大的关系。
  详言之,我们的思想——一个法律学人的思想——一个已经树立了自己信仰的年轻人。我们的思想是没有止境的,就如同论证“鸡与蛋”一样。在我看来,我们的思想必须是一种开放的,一种有方向、有使命感,多发性、聚合性的思想模式和范式。具体言之就是信仰下的一种有目的的思想,一种集体意识下的思想但又不脱离个人境界的模式。这样的解读是抽象的,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作为托词也是不尽人意的,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引出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歌德巴赫猜想”,用诗人的话语就是一种感觉到的就是往往最真实。
  而且法学家就是诗人,法学学人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游离和不稳定——其价值载在于没有空间、时间的束缚——充分地自由批判、反思、在重构。【7】我们的信仰往往指引我们的思想,这是一种理想的途径,至少在我看来我会信守和坚持的。而且我呼吁我们更多的人能过参与思考,正是我们的关注,一个成长的政党,一种成长的信仰才有自己的生态环境,才有自己的领地和空间,我们的思想绿洲才会更加的宽广。
  我们的学业在哪?
  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我们的思想是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些哲学性的命题,而我们的学业在哪里?在我看来是一个本体的反映,是一个来自最原始的追问,一个最迫切需要做出解答的难题。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